发布时间:2022-08-11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龙山镇乐得福超市和福临家综合商店,两家商超内都在醒目位置悬挂了“食品智慧快检显示屏”,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当日进货的蔬菜水果快检结果,接受消费者监督。
据莒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县食药安办主任房文锋介绍,这是莒县市场监管局设立的“莒县放心菜篮子智慧快检平台系统”在乡镇开展农产品快检和信息公示的延伸,实现城乡食品快检信息互通共享全覆盖。
在龙山镇中心幼儿园食堂,笔者下载了手机“查安康”APP软件,选择这所学校点击进入,就出现了该校食堂后厨各间室从业人员现场制作加工饭菜的实时清晰视频画面,笔者惊叹学生家长们在家用手机就能看到“互联网+明厨亮灶”云中心实时推送的全县250所学校(幼儿园)的食堂全天候全景式视频资料。
去年以来,莒县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食品智慧快检等5个“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全面提升了全县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水平,切实增强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该局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搭建食安智慧监管平台系统,有效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实施“莒县放心菜篮子惠民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21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快检室全覆盖,配备快检设备21台套,对农村大集、大中型商超、学校食堂年开展食品农产品快检8万批次。同时,为全县5家大型农贸(批发)市场、8家大型商超建设13个食品快检室,日均开展食品快检400余批次,全部实时上传公示快检信息。在莒县市场监管局建设完成“莒县放心菜篮子智慧快检大数据监控中心”,各食品快检室的快检情况通过该系统实现线上可视可查、数据信息统计、安全预警分析。
在此基础上,该局会同县教体局、民政局在全县250个学校(幼儿园)和11家养老院食堂、城区7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全部建成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食堂和大中型餐饮单位后厨智慧监管全覆盖,切实增强了经营者诚信自律意识,强化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农贸市场是食品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第一道防线,莒县市场监管局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大对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莒县商贸城的整治规范力度,破解监管难题,推行使用“山东菜场”APP, 要求食用农产品批发商在购进食用农产品时索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产地证明,将两证和购货信息实时上传“山东菜场”APP,消费者在购买时扫二维码购买,形成链条追溯,实现明白放心消费;打响“日照绿茶”地方特优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完成“日照绿茶”一码溯源试点工作,共录入12个乡镇、81个村、1013条茶农信息,全县已有14家试点生产企业上线运行,用码销售占比99.93%。农业部门开展“谷雨工程”,加强茶叶质量安全源头管控;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目前已有268家生产经营主体登记进入合格证追溯管理系统。今年以来共开具电子合格证6736份,附带合格证上市产品1351吨,有44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
莒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县食药安办牵头抓总作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以启动国家食安示范城市创建为总抓手,组建成立创建工作专班,督促协调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各监管业态规范提升和监管档案整理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山东省食品安全县”成果,强化阳光智慧监管和示范引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莒县市场监管部门已推广应用“山东食链”系统注册激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810家,上半年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58371批次、食品抽检1896批次,依法查办食品类案件208件,罚没款86.76万元,案件总值87.15万元,移交公安1起;扎实开展“食安山东”示范创建,着力打造“莒县的,放心的,安全的”食安莒县品牌。目前,全县共创建“食安山东”示范单位113家,其中获得“食安山东”种养殖示范基地19家,“食安山东”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7家,餐饮服务品牌示范街区6个,示范食堂、流通示范单位82家。2家农贸市场获得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称号;获得“莒县大姜”“莒县绿芦笋”“莒县丹参”“莒县蚕茧”“莒县花生”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枚,总量居日照市第一,其中今年“莒县绿芦笋”、“莒县大姜”2件地理标志被列入沿黄9省(区)重点地理标志重点监管名录,三兴食品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截至目前,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07个,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4个,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8个,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 □张中昌 陈广云 孙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