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时评 > 

炫富有毒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8-11

  2022年7月下旬,住豪宅,拎名包,出有飞机接驾的短视频网红“王澄澄”翻车;8月3日,网红主播彩虹夫妇发视频称,一场直播带货2.3亿元,净赚400多万元,据报道,当地税务部门已接到实名举报,展开调查;此前,也有那么一批人,几十人合租豪车、团餐,在网络上招摇过市……
  别管这些人是真富,还是假富,他们的“炫”,目的极为明确——吸引流量,或为满足虚荣心,或为植入广告、直播带货。
  富,没有错。以“富”为名,不负责任,别有用心收割“韭菜”,令人鄙视——这些“小富即炫”“未富先炫”者,“炫”的是拜金的生活方式,有钱就“高人一等”的生活姿态,自认为高贵无比,实则低俗至极。
  网络炫富,社会毒瘤。网络炫富行为,大多通过短视频传播。在短视频用户中,青少年占了很大一部分。针对部分中小学生“赚大钱”“当主播”的想法,有教育工作者认为,网络上的炫富行为极易让孩子们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即便成年人,受其影响,也较易形成享乐、盲目攀比等不良思想,给社会带来危害。
  炫富营销,害人不浅。有媒体报道,一些主播以奢侈生活为卖点,吸引流量,目的是直播带货、植入广告。根据粉丝量多少,这些主播的广告和推广报价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有的甚至“上不封顶”。还有一些主播收割流量后,借机推销“赚钱项目”、售卖“培训课程”,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和他们“学习”的粉丝们,除了乖乖交上几千元,又能学到什么呢?没学到怎么骗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监管治理,不能松懈。短视频平台的炫富等乱象,也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2020年,相关网络直播管理措施就密集出台,对网络直播全方位监管。2022年4月起,中央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从严整治功能失范、“网红乱象”、打赏失度、违规营利、恶意营销等突出问题。2022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规定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不得有展示无节制奢靡生活,贬低低收入群体的炫富行为等。对此,各短视频平台对有关内容和账号进行了清理。
  监管之网织得再密,也会有“漏网之鱼”。为了一己之私利,总有人试图触碰“红线”。监管部门持续发力,平台引入有针对性的算法机制,都将是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遏制炫富等低俗内容的有效手段。

□大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