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海南 逐梦自由贸易港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9-27

工作人员热忱办理业务。

海南省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系统的页面图。

  天涯海角,琼州海南。作为改革重镇和创新前沿的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唯一省域国际旅游岛。“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省的殷殷嘱托。
  从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闯跨越式发展路子,到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市场监管部门牢牢把握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机遇,以创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全省新增市场主体近年保持年均40%的增长速度,增速连续30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制度集成创新成果涌现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任务,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外商投资准入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市场监管政策相继出台,其中商事主体信用修复等制度创新案例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创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必然要求,这需要坚持法治和改革协同推进,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提高制度供给与改革需求的契合度。2021年,海南省推动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公平竞争条例、反消费欺诈规定、市场主体注销条例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开了全国地方立法先河。
  准入不准营是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海南省瞄准营商环境痛点,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为取消审批事项提供法治保障。出台《海南经济特区外国企业从事服务贸易经营活动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外国企业直接登记制度、外国企业资质认可制度,允许外国企业不需设立中国企业,即可直接在海南从事服务贸易经营活动;对在所属国已获得资质认可的外国企业,在海南直接登记经营的,如建筑、设计、医疗、旅游、酒店服务等服务贸易行业,可不再另行取得中国国内相关资质、许可或认证。
  此外,基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关于“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的制度设计,海南省正在推动承诺即入制改革立法,提升准营便利度。据了解,《关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取消乙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认定等6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准入承诺即入管理规定》正在走立法流程。制度旨在厘清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界限,把该由市场主体承担的责任压实到位,把有限的行政资源从行政审批环节调配到事中事后监管环节,制定内外资统一的承诺即入制事项清单,建立“标准制+承诺制”的投资管理制度,对具有强制性标准的领域,取消一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市场主体承诺符合相关要求并提交材料进行备案,即可开展投资经营活动。

市场活力与创造力迸发
  为打通营商环境创业堵点,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海南省将“证照分离”改革纳入全盘工作重点,总结试点经验,找准攻坚重点,调配攻坚力量,打好“证照分离”改革这场“攻坚战”。海南省在扩大实行告知承诺事项上持续发力,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按照“应施尽施”的原则,对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纠正且风险可控的审批事项,一律实行告知承诺,更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现当场办结。
  2019年,在全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以来,海南省已更新5批次事项清单,将实行告知承诺事项拓展至111项,比其他自贸区多4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由“优化审批服务”改为“实行告知承诺”后,审批环节平均压减60%以上,时间平均压减95%以上。
  为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海南省将职能部门办理的“单项办事服务”集成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主题,上线41个涉企“一件事”主题集成套餐服务,涉及高频申办许可证20余个。推动证照信息整合,将“一业一证”与“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相结合,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的行业,同步发放营业执照和行业综合许可证。
  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是市场主体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金钥匙”。近年来,海南省统一电子印章系统,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可以满足全省政务服务全领域电子签署覆盖。同时,通过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共建的司法链平台对接,海南省电子印章信息的申请、生成、使用、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节点数据实时上传司法链。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网上查档、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近三年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调用量逐年增长量均超6倍。
  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水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才能让市场的“活水”源源不断;而激发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才能让“活水”奔流出高质量发展的磅礴气势。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挂牌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批复建设的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首单专利开放许可交易在海南自贸港成功实施……今年,海南省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推出一系列集成创新举措,将推动以南繁种业和深海科技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和快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信用监管助力风险防范
  2020年7月,海南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率先实施并大力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明确在依法归集企业信用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标准,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自动分类。2021年3月,海南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初步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机制,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在2021年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海南省在市场监管登记信息、公示信息、广告、餐饮、食品生产、肥料生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等7个领域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应用场景还在进一步拓展。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以食品、特种设备等生产企业监管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提升重点领域监管效能,构建长效治本监管机制,守住市场安全底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海南省严格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核定经营范围,多渠道畅通涉企经营许可信息归集、共享的路径和通道,建立专门用于接受和推送准入准营改革所涉信息相关数据的专题库,将需申请许可的企业信息通过省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精准推送至有关主管部门,推送率100%。搭建专门的“审管法信”平台,探索审批、监管、执法和信用等四个环节数据化转型,在此基础上,推出“信用+免审”审批模式,以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来精简审批服务流程,压缩办事时限,构建政务服务新的加速器。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海南省发布的91项制度创新中涉及信用领域的应用有10余项,其中商事主体信用修复被国务院列为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面对疫情影响,全省信用工作“向前一步”,加大失信信息归集、指导信用修复、提供报告查询便利和守信激励举措,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总体来看,信用体系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为“十四五”深化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潮起海之南,逐梦自贸港。聚焦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有力助推营商环境高标准优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图片由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提供)

□本报记者 靳媛媛 通讯员 陈术颖 许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