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9-27
“山城有信”企业信用码正式推广。
指导办理注册登记。
检查月饼市场。
行千里,致广大。山城重庆,是一座有着丰富抗战文化积淀,汇聚红岩精神等宝贵革命精神财富的年轻直辖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重庆,亲自部署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为重庆发展把舵领航、指引方向。“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这是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
山水之城,奋进笃行。2018年10月26日,自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挂牌成立3年多来,重庆市市场监管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大局,与改革同频,与发展共振,闯出了一条改革创新走在前列、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竞争秩序持续规范、质量提升高位推进、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的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水平
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近年来,重庆聚焦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各环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激发。
今年8月,天津客商李媛、冯益军打算在重庆市铜梁区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汽车零配件、电子元器件生产的公司,但由于疫情影响,他们不便来渝办理企业开办相关手续。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得知情况后,通过电话和网络全程指导李媛夫妇通过“渝快办App”里的“重庆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申请业务办理。前后不到两小时,远在1000公里外的李媛就完成了公司开办的全流程操作,企业需要的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和税务Ukey则从重庆直接免费邮寄到天津。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唐英瑜介绍说,为推动营商环境越来越优化,重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首批改革28项任务,推出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改革举措,10余项试点经验行之有效,争取纳入全国复制推广。
今年,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对接落实国务院及市政府稳住经济大盘措施,推出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7方面26条举措、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包”35条,发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个体工商户恢复营业持续发展、复学复课和市场主体71项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等政策措施。牵头制定并推动出台全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实施方案,完善“双告知、双跟踪、双反馈”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机制,办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14.07万件,惠及企业10.65万户,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重庆新设市场主体28.95万户,同比增长9.51%,总量达330.04万户,比10年前增加了200万户。重庆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11.64亿元,同比增长4.0%。
川渝携手唱好“双城记”
唱好“双城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川渝两省市的共同使命,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
双城“经济圈”建设拉开大幕两年多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携手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重庆、四川两省市党委、政府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谋划部署川渝合作,以时不我待的建功立业热情,联手推进市场监管一体化进程。
川渝强化双核联动、双圈互动、两翼协同,先后召开3次川渝市场监管部门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席会议。
两年多来,川渝两地省市局成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建立工作组,分板块共同推进川渝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签订了《深化川渝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等系列合作框架协议,从市场准入、重点监管、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合作等8个方面不断提升川渝合作水平,共优营商环境,共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重庆市27个区县市场监管局与四川省36个市(区县)局签署84份合作协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签订《关于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协议》,在市场监管、信用联合、12345热线互转等方面探索川渝跨区域协同监管。在全国首创“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川渝两地企业设立登记实现跨省“网上通办”,切实唱好“双城记”,画好市场监管一体化“同心圆”。
再扬云帆立潮头,更上层峰开新天。唐英瑜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是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川渝两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奋力推进合作向深度广度拓展,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双城经济圈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向前迈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
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相关,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决策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
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和改进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极大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
唐英瑜介绍说,重庆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优化市、区(县)两级公平竞争审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区(县)两级联席会议召集人均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制定《涉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办法》《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范》。同时,重庆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政府和市级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计划,采取“书面督查+实地督查”的方式组织开展督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3年来,重庆连续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持续组织开展川渝地区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交叉互评,纠正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文件110份,实现妨碍公平竞争的文件及政策措施占比从2019年度的16.50%下降到8.44%,逐步形成“专业机构独立评估、专家团队集体研讨、专门会议审定结果、专函督促限期整改、专项跟踪整改效果、专题报告评估情况”的“六专”模式,其评估机制入选重庆市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重庆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四新”经济审慎监管的若干措施》,制定13个监管模式和标准规范,为“四新”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办理行政垄断案件13件、市场垄断案件4件,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409件,获总局、市政府通报表扬3次;大力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立案查办案件1432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1件,被总局确定为典型案例2个;开展“双打”专项执法行动,立案查办知识产权案件666件;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打击传销工作连续8年位列中央综治考评第一等次。
砥砺奋进抓改革,市场监管开新局。重庆市市场监管系统万余名干部职工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奋力书写重庆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片由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本报记者 常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