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9-28
“这个解读非常及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远鸿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负责人吴国炳日前通过“柳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上了一堂关于《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解读的线上直播课。4000多名全市各类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相关人员一起参加“云课堂”。这是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普法方式、加大普法工作力度的缩影。
近年来,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中心工作,秉承“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理念,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坚持做到市场监管领域改革推进到哪里,普法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如今,普法工作已成为服务市场监管发展的“软实力”,有效树立市场监管良好形象,营造共治共建的法治氛围。
高站位谋划 普法组织有力
“市场监管部门既是执法管理部门,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部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谋划好普法工作,推动系统内普法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有力提升执法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2022年年初,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蒋为民在局党组会上对全年普法工作提出要求。
该局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普法工作,多次通过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市场监管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等作出部署。
健全普法工作领导机制、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建设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全领域“六进”普法活动……该局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党组领导,牵头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各尽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动重点活动落实落地,为普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高标准要求 普法精准有效
市场监管工作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涉及职责的法律法规规章众多,加之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法规涉及领域多、变化快、专业性强,更凸显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该局从市场监管干部、市场主体和消费者3个维度加强普法,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让市场监管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民法典哪些条款与市场监管工作相关?”“用好民法典,您可能需要哪些市场监管‘神器’?”2021年民法典施行后,该局以“民法典与市场监管”为主题,选取与市场主体经营、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企业信息查询、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知识产权保护、消费纠纷维权等民法典法律知识,制作成漫画并印刷成册,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举行大型普法宣传活动。
该局坚持每年制定“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措施清单并在门户网站公示,明确普法内容、普法形式、责任科室、责任人和时间点,将普法工作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总体布局并实施绩效考评,让普法责任制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高质效推进 普法形式新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局积极探索“云端”普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以来,该局组织开展线上法规专题培训,将学法、普法、用法作为加强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该局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便民服务、信息发布、普法宣传、案例曝光等专栏,为群众提供全面、准确的政务事项查询信息,满足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该局还开通视频号,推出一系列生动鲜活的小视频、情景剧、微电影等,提升普法产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该局建立规范的新闻发布机制和政策解读辅导机制,畅通渠道,让市场主体和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改革进展和政策变化。3年来,全局共召开政策说明会5次、培训宣贯会8次、政策解读会20余次。
该局与企业结对共建,培育400余家企业建设“12315消费争议直通车”,建立261个消费教育基地,培养2230名消费维权志愿人员,共创建44条示范街区。全市近3000家企业建立消费调解机制,成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企业经营体系的生动实践。
普法工作要接地气、润人心。该局通过发送宣传短信、投放公益广告、发出倡议书、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营造随时普法、随处见法的氛围,让市场监管法律知识搭乘“顺风车”走到群众身边、走入群众心里,让普法工作在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刘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