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10-12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家杰在林芝调研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建设。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次登向部分县区市场监管局发放食品快检车钥匙。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自治区,在中央支持、全国支援下,走过了非凡巨变的十年。360多万西藏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致力于探索符合高原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赋予西藏发展新使命:“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随着新发展理念得到践行、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西藏呈现出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政策和资源优势有效转化、发展赋能民生改善的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不断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4个工作日以内;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风险监测计划;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与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对接工作,群众可直接通过自治区政务服务网进入全程电子化系统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登记注册事项实现“一网式”办理。
简政放权 打造宽松准入环境
“以前听人说,即使开一家小卖部,办证路上都要跑好多地方,来回好几趟,亲身经历后才发现并非如此。”近期,萌生创业想法的高校毕业生次旺多吉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有点“受宠若惊”。在阿里地区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管局审批窗口工作人员“一对一”指导下,他仅填写了一套材料,就领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这是西藏自治区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群众带来便利的一个缩影。
为不断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开展申报企业“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先证后查”食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调研摸底,为开展低风险食品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想不到办企业这么快!”这是不少西藏创业者共同的感受。西藏自治区推动开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依托一网通办平台,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可在线上“一表填报”申请办理。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网上办”。审批“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归档”,登记全程“无纸化、无介质、零见面”,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着力提升用户体验。目前,自治区全程电子化使用比率达95%。
为实现“就近办、一次办、多点办”,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自治区级管理企业分期分批尽可能下放至辖区登记机关,打通商事制度线下流程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流程网上走、登记不见面、企业少跑腿、就近办业务”。
对“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事项,该局通过“多证合一”改革,尽可能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做到“成熟一批、整合一批”,努力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
西藏自治区不断推进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改革和“政银合作”试点工作日渐深入。昌都市试点推行的企业登记注册“全区通办”,打破登记注册地域管辖限制,实现“异地办、就近办、快速办”。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布点范围不断扩大,企业档案自助查询机试点应用,便民措施再升级。截至目前,自治区市场主体总量达43.01万户。
强化监管 构建公平市场秩序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检查对象库和执法人员库,制定抽查实施细则,整合内部监管任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
该局不断完善信用监管手段,坚持“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日常涉企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均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截至目前,自治区累计公示市场主体基本信息64.9万条、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7.8万余条,与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互通共享涉企信息180余万条。重点领域信用监管信息公示查询量突破11.5亿次。
该局归集并严格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在综合业务系统中归集并实时拦截失信被执行人561人次,限制其担任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整治规范乱收费行为,及时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发放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在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风险监测计划。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制定出台《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案件挂牌督办管理办法(暂行)》,挂牌督办“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涉嫌制售假冒伪劣啤酒窝点案”。
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各类违法违规案件381件,案值129.84万元,罚没款432.5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3件。
2021年,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制定《西藏自治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风险监测计划,开展重点工业产品、儿童和学生用品等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和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排查生产企业119家、销售企业2360家,发现安全隐患80条。完成对2021年监督抽查392批次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立案128起,罚款27.15万元。开展进口冷链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密管控887个冷库,排查冷库3406个(次)、相关从业人员6269名。
优化服务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服务方面,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与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对接工作,群众可直接通过自治区政务服务网进入全程电子化系统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登记注册事项实现“一网式”办理。
该局大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集成服务、业务协同、互通互认”的工作流程,企业登记注册、变更、注销、备案以及股权质押、企业档案查询、司法查询等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后企业注册登记、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等市场监管网上办事模块的整合建设工作,加快完善市场监管“一网”服务,推进全程电子化。
记者了解到,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系统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市场监管业务办理与西藏政务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重点行业和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对21家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进行质量巡查问诊,指导改进质量瓶颈问题,有效促进企业质量提升。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西藏居第10位。林芝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被评定为全国20个典型案例之一。3个组织、2名个人荣获首届西藏质量奖,质量激励制度更加完善。高海拔地区成品油检测等技术瓶颈攻关取得进展。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投入资金1128万元,为基层配置食品快检车13辆,实现地(市)、县(区)全覆盖。
该局发布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十大案例,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局西藏业务窗口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目前自治区共有有效注册商标52369件,同比增长22.5%;有效专利6229件,同比增长29%。拉萨经开区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工作站、拉萨高新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站获批成立。
标准化支撑服务供给力度不断加大,发布地方标准31项,批准立项63项,征集申报国家级服务业示范试点项目1项、自治区级示范试点项目8项。开展藏面、甜茶地方标准实施应用监督检查,助力西藏特色餐饮行业健康有效发展。办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22家,建立计量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1项,检定各类计量器具13031台,共减免检定费用408万元。
该局出台《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十一条措施》,成立自治区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开通“复工复产服务专栏”,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减免技术服务收费,实行特事特办,做好复工复产及返藏经商人员服务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西藏十年巨变,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党中央的英明伟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西藏才会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同心携手描绘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新蓝图。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努力描绘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本报记者 栗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