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把握核心要义 创新推动抓实抓出成效

发布时间:2022-11-04

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和《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意见》《规定》),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把推动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守护食品安全,作为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两个责任”的主要内容。《意见》和《规定》的核心要义是准确把握“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三个层面,明晰职责任务。一要围绕“谁来管”,把目标责任扛起来。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属地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二要围绕“管什么”,把责任机制建起来。《意见》和《规定》已经明确清单化的职责任务,市、县(区)要结合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际,围绕“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常态化防控、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宣传和培训”4项任务,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任务清单。三要围绕“怎么管”,把责任要求落下去。要掌握工作主动,用好督导检查“指挥棒”,与当前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紧密结合。
  围绕目标任务,高标准推动落实“两个责任”落实落地。黑龙江省食安办提出“今年打基础、明年全覆盖、三年见成效、常态化运行”的目标任务,要围绕目标要求,全力推进,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首先要摸清包保主体底数,各县(区)局在市局各业务科室的指导下开展摸排工作,已完成底数摸排,为落实包保工作打下基础。其次要分类确定包保干部范围,为解决基层接不住的问题,有的县(区)扩充了包保干部的范围,这都是很好的做法。三是对包保主体进行分级,一定要把握好标准,既要对包保干部负责,也要对市场主体负责。四是包保干部与包保主体的对应关系要操作性强,全市市场主体C、D级相对较多,包保干部包保的主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下一级延伸。
  以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四个体系”思维方式,推动“两个责任”机制落地见效。落实“两个责任”是对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市场监管干部能力水平的重大考验,要按照“四个体系”要求抓推进、抓协调、抓指导、抓督导。一要压实领导责任,各县(区)要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二要坚持协同推进,各县(区)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对在落实包保责任制任务中难度相对较大的地区,要努力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攻坚;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食品科室、信息管理部门要按职责分工细化出台工作措施,加强对口业务指导,及时为基层答疑解惑。同时,还要强化考核评价,下一步“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将被纳入对县(区)的评议考核指标,并对推进工作不力的地方进行问责。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食安办主任 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