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11-18
当下,“上门代厨”频频登上热搜。代厨是否属于无照经营?代厨是否会产生食品安全隐患?如何保障代厨人员健康?如何规范代厨收费……有人在提出质疑的同时,认为应从严监管“上门代厨”行为,要求代厨服务人员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办理有关登记或备案手续。
诚然,上述质疑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上门代厨”服务进行规范,既是保障业态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但规范应该有度,不能过于严苛,不能矫枉过正,更不能因噎废食。
总体而言,“上门代厨”服务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是一种积极、有价值的市场现象。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业态,“上门代厨”不仅给劳动者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还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既然是新业态,就自然会有一个发展探索期,有一个与市场、与法律和相关监管规则、与消费者权益的磨合期,有一个问题的暴露期、观察期。在这段时间内,监管部门不妨对“上门代厨”实施“沙盒监管”,即划定相应范围,对“盒子”内的企业或对象,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以评估和监测“上门代厨”的问题和风险为基础,在可控的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给新业态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可以参照家政服务对“上门代厨”进行规范,在划清法律红线、拉出负面清单的基础上,要求从业人员提供近期健康证明,排除传染性疾病,并要求代厨收费明码标价,在服务前与消费者约定好服务范围、质量、费用、支付方式、纠纷解决路径等事项。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也可针对“上门代厨”新业态进行跟踪观察,进一步完善行业规则和服务标准,给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李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