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12-13
校服被称作学生的“第二层皮肤”,其质量安全问题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强校服质量监管,充分发挥省纤检局等纤检机构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资源、协调联动,大力实施“校服质量保障惠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多措并举 打好校服质量监管“组合拳”
今年5月19日,四川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学校、行业协会、校服选购组织等五方职责。职责的划分充分遵循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纤维制品质量监管办法》。四川省纤检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全力抓好资源统筹,做好多方协调联动工作,通过4项扎实举措,推动构建校服责任共担、质量共治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2021年“校服质量保障惠民工程”被纳入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工作。四川省纤检局针对2016年校服管理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各方职责,在采购过程中组建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在治理手段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打出校服质量治理的“组合拳”。
从严监督抽查,强化监管权威。四川省纤检局牵头完成全省160个区(县)、860余所学校校服的监督抽查工作,通过随机抽查,对省内外企业一视同仁进行监管,加大抽查力度,实现监管提标扩面。
注重改革创新,强化驱动引领。为坚持标准引领,该局在精准梳理分析1000余条校服检验数据,同时广泛征集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全国首创的《高品质校服(园服)质量技术标准》和《校服(园服)采购与验收管理规范》两项团体标准。
深化优质服务,强化质量提升。四川省纤检局联合高校、专业机构为校服行业创新发展把脉问诊,积极开展技术帮扶活动,营造良好治理氛围,配合民革中央完成校服提案;协助省教育厅举办“四川省首届中小学校服设计大赛”;与市(州)教育局联合举办“阳光纤检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在线培训中小学校和幼儿园250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册,校服质量安全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敢为人先 为校服质量管理探路子、制标准
校服(园服)作为青少年儿童日常穿着的重要服装,历来是社会关注、国家管理重视的热点产品。2015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部署政府多部门联合开展校服监管工作。2019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集体提案《关于推动校服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在微博上的同名话题“改进校服美感与舒适度”获得超过3亿网民关注,该提案深入阐述加强校服质量管理,呼吁斩断“劣质校服”流入校园的通道,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
2021年8月,四川省纤检局牵头制定发布的全国首创《高品质校服(园服)质量技术规范》,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品质校服(园服)质量技术规范的空白。“校服选用应重点关注产品质量、企业能力、服务案例等方面的内容,而学校、家委会通常不清楚采购流程和验收方法,存在采购不合格校服(园服)的风险。”四川省纤检局局长赵斌介绍。他表示,《校服(园服)采购与验收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制定的初衷,是基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和权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出发点,希望通过该团体标准的制定,为全国校服管理贡献四川纤检的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在《校服(园服)采购与验收管理规范》中,校服(园服)质量验收主要包括资料性检查、外观质量验收、内在质量验收等方面。其中,内在质量验收是关键,要通过“报告关”“留样关”“委托关”三大关口,每个关口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验收标准。
目前,该团标已经明确写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实施意见》这一规范性文件,并且行业协会和纤检机构也进行了积极的推广和广泛的宣传。该团标正在四川省推广使用,并且在校服(园服)采购和验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杜绝了劣质校服流入校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萧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