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6
“岑溪古典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岑溪市在本地原始三黄鸡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精心选种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是广西唯一没有外来家禽基因杂交的优质纯正地方土鸡品种,也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享有“中华名鸡”、全国“金牌名鸡”、国家科技进步奖产品等20多项荣誉,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第四批全国扶贫产品名录。近年来,岑溪市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推动古典鸡产业成为该市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加大政策扶持 助推规模养殖全覆盖
岑溪市高度重视古典鸡产业发展,专门成立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岑溪市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工作方案》和《岑溪市古典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由市市场监管局和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加强对“岑溪古典鸡”产业指导服务,每年预算20万元作为开展古典鸡综合防控专项经费,保障古典鸡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当地将古典鸡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立产品二维码追溯标识,实现古典鸡农产品可追溯管理,提高其附加值和价格,增加收益。积极推动农企合作,动员和引导脱贫户与龙头企业合作养殖古典鸡,并对脱贫户发展古典鸡产业全面实施特色三黄鸡养殖产业奖补政策,脱贫户每年可养殖古典鸡2批,每羽鸡纯收益5元至8元。
为提高古典鸡的知名度,扩大古典鸡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销售,该市通过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对接活动,利用电商平台、消费扶贫馆、“互联网+”、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实现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同时,充分利用官方媒体、自媒体平台和本地牛娘戏古典鸡组剧《鸡笼》《鸡环》《鸡宴》大力宣传古典鸡品牌。
壮大优势产业 带动脱贫户持续增收
岑溪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壮大优势产业,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养殖户+客户”的“4+”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和脱贫户利用山坡、果园、林带与公司合作饲养古典鸡。
同时,该市通过“共同投资、合理分利、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4供”服务,由龙头企业统一向养殖农户、脱贫户提供鸡苗、饲料,以及免费提供养殖防疫防病技术培训、业务指导服务。最后,实行“2重”保障,由龙头企业保价回收、统一销售,形成了从种苗到肉鸡出栏“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链,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养殖户无资金、无技术难题和“旱涝不保”的销售问题,确保养得出、有收益、能脱贫、能致富。
打造示范区 助推产业振兴出效益
岑溪市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特色兴区”的原则,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科技人才作支撑,输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要素,加大投入完善产业链条,构建生态循环养殖体系,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古典鸡产业(核心)示范区。
该市加大投入完善标准化生产基地设施,新建及改扩建一批重点镇和企业的产品加工基地,完善冷链物流仓储,建立“产地+冷链运输+销地”的“3+”快速运输体系,减少运输损耗,保证商品质量。同时,培育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配送中心,通过采用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技物配送运作模式,提高古典鸡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水平。此外,依托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的400多家古典鸡连锁饭店、各类消费扶贫场馆以及“互联网+”、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把古典鸡、水蒸鸡、古典鸡蛋等主打产品推向全国,形成一条生态循环完整的古典鸡产业链,吸引本地农民和脱贫户到产业链进行养殖、加工、管理服务等,解决了3万多名群众就业,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目前,岑溪市有年出栏1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场86个、年出栏5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场25个、年出栏10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场12个、年出栏50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场2个,全市年出栏古典鸡(含鸡苗)达2200多万羽,年均销售收入超10亿元。古典鸡养殖覆盖全市14个镇53个贫困村、229个非贫困村,带动农户1万多户,其中贫困户5000多户,从事古典鸡产业链的农民达3万多人,农民获得纯收入超过3亿元。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孔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