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1-04
舟山市嵊泗县位于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千百年来,这片碧波万顷、温暖澄澈的海域孕育出了品质上乘的“嵊泗贻贝”,它不仅成为享誉中外的地理标志产品,更成就了嵊泗特色产业的“金名片”。
时至今日,嵊泗县贻贝养殖面积扩展到1477公顷,养殖渔户10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47家,贻贝产业佣工人员6000余名。
在蓝色海洋经济蓬勃发展过程中,嵊泗贻贝产业发展中同样面临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共性问题。对此,嵊泗县市场监管局依托职能优势,连续发布贻贝产业“五大团体标准”,充分发挥标准支撑和引领作用,助推贻贝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谋划先行,塑造标准化架构
在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嵊泗县市场监管局加强统筹谋划,全力下好“先手棋”。该局率先组建集“产、学、研、游”四元素于一体的标准化管理专班队伍,相继发布《嵊泗贻贝苗种》《嵊泗贻贝干品》等5个行业团体标准,有效填补了当地贻贝苗种、贻贝冻品、贻贝鲜活产品、贻贝干品和海洋贻贝养殖用浮子在国内标准化领域中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该局参与了浙江省标准《贻贝养殖技术规范》的修订,形成了从育苗到养殖再到加工的贻贝产业链标准体系,有效缓解了当前海岛贻贝产业“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的压力。
举措落地,打造标准化场景
在加快贻贝标准化引领步伐的进程中,该局重点围绕养殖管理、加工监督、流通管控、销售跟踪和服务管理5个全周期场景建设,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实现了贻贝产业场景建设与标准应用的深度融合。
为有效保障贻贝养殖户苗种质量安全,该局专门组建了“贻贝苗种登记审核”和苗种“四比对”两个服务专班,严格审查苗种经销户的相关证明材料,构筑起严密的全岛式贻贝苗种质量防控线。
同时,该局对贻贝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包装、贮存、运输及产品追溯召回等环节实行统一化设定。阳光加工,建立标准化管理场景,以链接方式实现贻贝加工企业24小时生产过程无盲区视频化监控。安全流通,推出产品上市合格证制度,进驻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开展动态巡查与指导,督促相关经营户购进贻贝时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义务。可追溯销售,整合产品信息溯源码,确保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获悉贻贝产品的基本情况、加工流程、检测合格证等全链条信息。
“贻贝湾更清澈,养殖渔民共同致富信心更足,今年肯定也是一个丰收年。”该县金盟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友定开心地表示。
服务保障,绘就标准化蓝图
夯实贻贝产业标准化应用基础,急需一支深入一线守护贻贝产业链、解决涉贻企业急难愁盼的海岛“排头兵”,嵊泗县市场监管局行而不辍,切实肩负起服务保障重任。
该局优化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设备与资源,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建立起首个贻贝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展贻贝冻品中心温度、水分、麻痹性贝类毒素等11个项目的检验检测,为贻贝产品质量系上“安全带”。
为让企业少走弯路,标准化服务专班团队深入贻贝养殖基地开展标准诊断服务、标准信息咨询、标准技术检测等活动,帮助5家涉贻企业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化改造提升,建立起20多条现代化、规模化贻贝生产线。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该局开辟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绿色登记通道,推出贻贝小微企业融资预约上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等组团化服务,成功“唤醒”涉贻企业的“沉睡”资产,融资金额逐年上升。
“这是一个契机,促成贻贝产业向标准化高质量发展蝶变,提升核心竞争力,开辟出海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这是一份使命,让贻贝变身‘食安’产业,守住‘嵊泗贻贝’品牌价值,是我们的分内工作,更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该局局长柴船型坚定地表示。
□本报记者 周 妍 通讯员 高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