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把握三个要点 做好四个保障 确保“两个责任”落地见效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2-06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市场监管总局对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的部署,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再强化、再细化和再完善。吉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景俊海、省长韩俊分别在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提交的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专题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按照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部署,通过‘五化(机制化、制度化、图表化、清单化、手册化)’闭环工作法抓好工作落实,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要牵头制定我省落实国家两个文件精神意见,督促各地抓好落实”。
  实行干部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包保责任制,全面压紧压实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是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方面一项具有创新性的重大举措。吉林省有10个市(州、管委会)和一个省管县,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有30余万户。如何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收到实效,达成目标,是对吉林省各级政府的一个挑战和考验。吉林省食品安全办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充分研究分析全省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厘清思路,上下联动,全力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明确一个目标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各方参与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吉林省食品安全办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文件精神要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通过大力宣传,让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等各方力量达成共识,共同参与,形成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保干部和监管部门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各司主体责任、督导责任和监管责任,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摆脱“为安全而抓安全”的思维局限性。同时,吉林省食品安全办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和过程监控,有效构建食品安全常态化保障工作机制和体系。

坚持问题、结果两个导向
  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着力点在于围绕防控食品安全风险、解决食品领域突出问题,最终取得社会认同、群众满意的良好成果。吉林省食品安全办组织相关专家提供支持,深入分析大、中、小、微各类企业的抽检数据和业态点位审核检查数据,对全省食品安全风险和食品领域突出问题进行识别和排序,重新制定风险清单和检查清单,并将其印发全省,指导基层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吉林省食品安全办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工作制度,量化相应成效指标,通过风险会商等机制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测评,评估工作成效,识别改进问题点,进一步指导基层和企业对工作措施和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达到最终解决问题和消除风险的目的。

形成政府+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行业组织“三位一体”合力
  落实“两个责任”涉及区域广、业态多、主体数量庞大,仅靠监管部门的力量显然不够,还要走群众路线。吉林省食品安全办统筹市、县、乡三级食品安全办,充分调动行业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鼓励其在宣传培训、风险排查、调研测评、技术支持和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激活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完成企业摸底、ABCD分层分级工作,共为22.6万户食品生产经营者确定包保干部2.68万名,并在4278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此外,各级“三单一书”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
  下一步,吉林省食品安全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发挥各级食品安全办综合协调作用,以更有力的举措、决心、力度,推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实落细、见行见效,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继续做好组织协调保障。在省、市、县、乡食品安全办现有专班基础上,增加人员,集中办公,加大跨部门协调力度。在对全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包保干部数量、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企业主体分级和包保干部对接方案,进一步全面摸清底数、做好落实规划。通过建立“双包”“双联”等协调调度机制,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有效动态管理,让包保干部能与企业对接、能与监管部门沟通,及时防控风险。
  创新宣传培训方式。为让全省大量包保干部和企业人员进一步理解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目的和意义,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与第三方软件公司联手开发App培训软件,便于包保干部和企业人员通过手机灵活在线学习相关课程。同时,省级工作专班将结合工作实际,继续深入市县(区)两级食品安全办点对点讲解企业分级、包保任务、督导检查和信息录入等具体工作,现场解决落实“两个责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做好技术支持保障。食品安全治理专业性和技术性强。为推进工作,将充分发挥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作用,利用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资源,为整个工作的开展构建起强大的技术支持保障系统。将“两个责任”以“五化”方式嵌入省市场监管指挥系统,让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在系统中一目了然,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督导考核。结合年度考核任务,进一步修订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办法。将各级包保干部落实“三单一书”、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等工作情况列入年度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属地领导班子和包保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层层传导压力,形成监督检查、分析反馈、问题整改、综合评价的督查考评工作闭环。

□吉林省食品安全办主任、省市场监管厅厅长 陈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