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3-16
图1:2017年至2022年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
图2:2017年至2022年消费者满意度一级指标得分
图3:2022年消费者满意度二级指标得分
图4:消费者满意度得分超过全国综合得分的城市排名
3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2022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测评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8.81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超过疫情发生前的最高水平。
中消协自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工作。测评将“消费者满意度”定义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对消费供给、消费环境和消费维权的情绪反馈,是以百分制的形式测评出来的消费者主观感受。2018年以后,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此项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2017年,中消协共选取全国50个大中城市进行测评;2018年,测评城市数量增加至70个;2019年之后,固定为100个城市。城市范围包括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高的城市。
2022年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组成,中消协组织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于2022年第四季度在100个被测评城市同步开展调查。受疫情影响,调查采取线下拦访、扫码答题、线上调查三种方式进行,共计回收有效样本61930个。
测评结果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冲击影响,2022年度百城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8.81分,整体仍处于良好水平。3个一级指标中,“消费供给”得分最高,为80.54分;“消费环境”得分次之,为78.92分;“消费维权”得分为77.53分,与往年得分趋势保持一致,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足的特点没有发生变化。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居民生活和消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消费者主观感受和情绪的集中测评,满意度综合得分仍能保持良好水平,实属不易。对照2017年度至2021年度的71.75分、73.68分、77.02分、79.32分、80.59分,2022年度百城消费者满意度得分比2020年、2021年有所回落,但仍优于疫情发生前的三年,说明各地抗疫保质稳价和消费维权工作得到了广大消费者认可。
测评结果还显示,2022年男性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满意度分值分别为79.01分、78.62分,且近5年调查结果均为男性打分略高于女性。从不同年龄段来看,2022年满意度得分最高的为15至24周岁群体,为79.09分;得分最低的为55至70周岁群体,为78.45分。按照月收入水平将消费者分为3000元及以下、3000至5000元(含)、5000至8000元(含)和8000元以上4个类别进行分析,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满意度分值最高,为79.60分,且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满意度分值呈现上升趋势。
从地区和城市表现来看,东部和南方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得分明显高于中西部及经济发展一般的城市。100个被测评城市得分排名总体稳定,39个城市得分高于全国综合得分。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前10名中,得分从高到底依次为苏州、青岛、杭州、烟台、南京、佛山、无锡、厦门、北京、宜昌。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用于观察消费品市场的规模和地域分布、判断消费需求对经济运行影响程度的重要经济指标。将100个城市按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4千亿元以上、2千亿至4千亿元、1千亿至2千亿元及1千亿元以下进行划分后发现,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千亿元以上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得分最高,为81.85分。连续六年测评结果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越高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得分相对更高。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连续六年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来看,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较为稳定,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在各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各地消费环境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消费者感知反馈良好。尤其是面对疫情挑战,各地高度关注民生诉求,统筹强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强化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测评结果来看,2022年测评得分比2021年下降了1.78分,部分指标得分有所下滑,反映出仍有部分民生诉求亟待解决,影响消费的短板仍须补齐。为此,中消协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通过科技创新、标准更新助力商品和服务提质扩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场景消费和体验消费,提升供给便利性、丰富性、创新性,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让资源流动与配置更加优化,促进市场供需平稳,围绕物价调控、个人信息、资金安全等问题着力强化监管,全方位守护消费安全,切实发挥好消费基础性作用。三是统筹强化消费维权服务保障。大力拓宽维权渠道,优化维权体系和服务供给,提高维权工作效能,加强维权宣传引导,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获得感。四是大力提振消费信心。切实增加居民收入,降低生活和消费成本,打通消费和维权堵点,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加强促进消费政策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获得感强,愿消费。
中消协将分批次向被测评城市通报具体测评结果,并组织地方消协采取专家评议、消费者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就进一步提升被测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开展深入研究,为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供全力支持。
□本报记者 郑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