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一颗番石榴的“逆袭”

——圳品故事②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3-24

  “今年番石榴的长势非常好,一亩地能有8000斤呢!”
  在万物复苏、芳菲满目的春天,丰收的喜悦挂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田四村农民的脸上。在这里的一家种植园内,负责人庄庆洲格外高兴。
  他种植的番石榴,从一度滞销到丰产时节销量可达上千吨,是如何完美“逆袭”的呢?
  庄庆洲是汕头本地人,两年前在深圳开了工厂,但始终心怀家乡创业梦。后来,他毅然回到家乡,承接了100多亩果地种植番石榴,决心把家乡的特产做大做强。然而,现实给了庄庆洲当头一棒。很快,他就发现种植番石榴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之前,不受天气影响的话,一亩地最高产量是4000斤到5000斤,如果遇到台风,有时候就只有一两千斤,收入非常不稳定。”庄庆洲说,除此之外,他们面临的更大难题是果子没有市场、卖不出去。大批果子沦为烂泥,让果农们苦不堪言。
  得知这一情况,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畜牧兽医处副处长、驻潮南区帮扶工作组组长曹晓卫坐不住了。他回忆起第一次到村里时看到的情景:“果子掉在地上、烂在泥里,我和果农们一样心急如焚。”
  “我们调研发现,潮南有很多特色农产品,但是规模不大,如何打开销路?我想,‘圳品’应该就是突破口。”在帮扶工作中,曹晓卫探索到了“圳品”的流量密码。
  有了销售思路,具体怎么做呢?曹晓卫首先从宣贯入手,向种植户们广泛宣传“圳品”。他还专门邀请专家来村里做技术指导,主动对接深圳市场,希望能帮助农户建立信心。
  然而,种植户们的反应并不热烈,报名的人寥寥无几。于是,曹晓卫一行只能逐家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也吃了许多“闭门羹”。
  曹晓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加入“圳品”行列并非易事。
  “圳品”食品安全标准高于国标,匹配供港食品和出口欧盟标准,对产品从农田到餐桌都有一套高标准体系,实施审核、认定以及退出全链条监管模式,对企业要求也非常严格。
  一颗小小的番石榴想要申请“圳品”,需要60多项指标全部达标,其中包括农残、土壤、水质等多项专业指标。
  有着在深圳开厂经历的庄庆洲,因为对“圳品”有所了解,成为第一批有合作意向的农户。他回忆说,起初自己与帮扶组洽谈得很好,可听到“圳品”专家组提出的果园土壤改良方案需要投入20万元后,他一下子打了退堂鼓。
  帮扶工作组得知后,化身“农民”纷纷“下乡”,解决有机肥成本问题,完成果场的硬件改造,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圳品”专家组多次指导改进,产品的60多项指标全部达标。2022年12月,经评定,潮南的珍珠番石榴符合“圳品”标准,成为汕头地区第一批“圳品”,进入深圳市场。
  庄庆洲也尝到了“头啖汤”的甜头:之前一斤只能卖4元到5元的番石榴,成为“圳品”后,质量大大提高,现在卖到了15元一斤的好价格。
  如今,潮南珍珠番石榴种植实现了标准化、品牌化,通过打开市场销路,进一步引导产业扩大规模,最终达到农民增加收入、共同富裕的目的。
  “圳品”架起了深汕两地之间的桥梁,对发展乡村产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深圳力量,助推潮南振兴,切切实实为当地百姓做更多事情。”曹晓卫信心满怀。

□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