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1
为促进电梯使用、维保等相关方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增强社会电梯质量安全意识,江苏省南京市发布2022年全市电梯质量安全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数量及分布
2022年底,全市拥有各类电梯133116台,包括乘客电梯107993台、载货电梯9118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11677台、液压电梯187台、其他电梯4141台,包括消防员电梯36台。2022年新安装电梯11360台。使用年限达到15年以上的乘客电梯11670台。
图1 2022年全市各类电梯分布图
图2 近五年全市电梯数量统计图
2022年全市电梯数量位列前四的区域为江宁区、江北新区、栖霞区、建邺区,合计占全市电梯总量的51.49%。新安装电梯数量位列全市前三的区域为江宁区、江北新区、栖霞区,合计占全市新安装电梯数量的47.24%。
图3 2022年各区电梯数量及新安装数量统计图
(二)制造、安装、维保、使用单位及人员
截至2022年底,在全市开展电梯维护保养业务的企业248家,其中具有制造资质的企业7家、安装资质的企业240家、改造资质的企业10家;电梯使用单位10990家。全市以品牌电梯为市场主导,通力、三菱、奥的斯、日立、富士达、迅达、蒂升7个品牌市场占有率达66.84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市场保有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分别占据前三位。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持证人员15527人次,电梯作业持证人员13296人次。
电梯维护保养企业按持证级别分:依据《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取得许可资质的企业19家,包括A级资质9家、B级资质7家、C级资质3家;依据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取得许可资质的企业229家,包括A1级资质20家、A2级资质131家、B级资质77家、其他资质(仅杂物电梯)1家。按维保星级分:五星级企业12家、四星级企业7家、三星级企业60家、二星级企业43家、无星级企业126家。按制造属性分:制造企业或制造企业分公司31家、非制造企业217家。
(三)安全状况
1.安全总体情况
2022年全市未发生电梯安全责任事故,电梯安全状况稳中向好。全市电梯月均困人故障率0.58%,比2021年下降6.5%。
2.困人故障处置分析
2022年,96333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处置电梯困人故障7950起,平均每天接处电梯困人故障22起,解救被困人员14646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0.5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5分钟。
从月度困人故障率来看,乘客电梯困人故障高发期为7月和8月,其原因主要是夏季持续高温(40℃)、雷暴雨天气影响导致电梯控制系统或电气安全装置故障等。从发生困人场所的性质来看,住宅楼(含商住楼)是电梯困人故障高发场所,占到电梯困人故障总量的67.18%。从电梯使用年限来看,使用0~5年的乘客电梯月均困人故障率最低,为0.31%;使用15年以上乘客电梯月均困人故障率最高,为0.83%。
图4 2022年全市乘客电梯月度困人故障统计图
从困人故障原因来看,发生电梯困人故障的主要原因中人为原因占33.71%,如生活垃圾、装修垃圾导致层轿门卡阻,野蛮搬运导致层轿门变形等;外部原因占23.75%,如电梯在运行中停电、机房温度过高等;门系统原因占16.84%,如电梯门锁失效、门机故障等。
3.检验情况分析
2022年全市电梯检验一次合格率91.27%,不合格项目数49708项,出具检验意见通知书11620份。
检验结论判定为不合格电梯428台,其中曳引驱动乘客电梯359台、曳引驱动载货电梯32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30台、杂物电梯7台,涉及维保单位88家。
曳引驱动电梯检验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井道及底坑问题,如井道非必要的开口未封闭、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距离超标未采取防护措施、对重越程距离未标注、底坑底部渗水或积水等,占比27.11%;机房问题,如机房通道门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机房永久性电气照明未设置或失效、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不符合要求、机房内安全空间不足、机房内高台爬梯和护栏未设置等,占比21.47%;轿厢问题,如轿厢内紧急照明和报警装置工作失效、轿顶护栏及对重块标识不符合要求等,占比16.24%;管理制度问题,如制造及安装资料不齐全、使用单位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占比16.84%。主要原因是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不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建筑土建整改不到位,电梯安装单位施工不到位、维保单位质检工作检查不到位。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检验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相邻区域防护问题,如出入口危险区域的固定护栏、防护挡板等设置不符合要求,占比34.51%;管理制度问题,如制造及安装资料不齐全、使用单位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占比21.92%;运行区域防护问题,如阻挡、防爬等装置的设置不符合要求、自动扶梯防夹装置的设置不符合要求、梳齿板梳齿或踏面齿存在缺损情况,占比16.41%。主要原因是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意识淡薄,设备周边危险区域的防护设施配套不到位,相关防护设施损坏后未及时修复或设置。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电梯鼓式制动器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的通知》(市监特设函〔2021〕564号)要求,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市共完成鼓式制动器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现场检验确认32165台,其中拆解保养电磁铁电梯台数29735台,检查免拆解电磁铁电梯台数1387台,更换铁质等导磁材料松闸顶杆电梯台数1043台。
二、2022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扎实推进百日攻坚,全力保障重大活动安全
2022年,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国家公祭活动、省市“两会”以及春节国庆期间等重点时段的电梯安全保障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市场监管局专题研究部署、提前谋划落实,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对电梯等特种设备现场保障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协调检验专家和监管人员对重点场所开展多轮保障性检验和摸底排查,强化活动期间驻场值守。制定电梯服务保障清单,明确电梯使用单位自查环节40条、专家保障性检查环节23条具体要求。统筹推进治本攻坚、安全生产大检查、电梯质量提升行动,百日攻坚行动中运用“五化工作法”成熟模式,扎实开展电梯超期未检整治,完善超期预警、催检核查、监察检验衔接机制,全市超期未检电梯保持动态清零;运用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和“181”平台推进安全检查隐患整改闭环,实现重点时段电梯安全零事故、重点场所电梯零故障。
(二)监管改革提速增效,支撑市场服务企业
按需维保模式形成规模,全市按需维保电梯已超7.2万台,电梯物联网系统覆盖1.1万台,试点覆盖江北新区自贸区电梯近7000台。在全国率先建立“按需维保”在线管理系统,实现按需维保工作申请、审核、评价、考核全流程线上办理。全面推广电梯维护保养格式合同,5项维保质量评价结果在南京电梯微信公众号上向社会公开,维保费用与评价结果挂钩,推动形成优质优价的维保市场。南京电梯按需维保机制被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订意见稿)采纳。建立电梯安全治理“微系统”,试点电梯智慧监管小站,应用先进技术成果为既有住宅电梯维保单位和基层社区网格提供标准化管理平台,创新使用管理主体,持续提高使用管理水平和维保工作质量,降低故障率,引导形成电梯社区共治体系。探索第三代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持续完善电梯安全约束和事故赔偿社会救助体系,提高赔付保障范围,在全国全省特大城市中率先实现电梯投保率、困人理赔案件理赔覆盖率、无星级维保单位维保质量抽查覆盖率三个100%。落实费用减免政策,市特检院开通绿色通道,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加急安排检验,免征医院电梯检验费用、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业的电梯检验费用,共计81万元。
(三)圆满完成三年大灶,抓紧守牢安全底线
扎实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电梯法规运用,组织编著出版《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适用指南》,结合案列解读条款。《适用指南》由中国工商出版社于2022年10月出版,为全市监管、使用、维保企业提供《条例》快速应用指导。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累计发放《条例》宣传文本1.5万册。深入排查治理电梯鼓式制动器,督促检验机构严格按照电梯鼓式制动器专项整治要求逐台查验销号,重点关注停用电梯启用时查验把关,完成全市电梯鼓式制动器整治3.2万台。创新应用“双随机+重点检查”模式,以上一年度检验不合格率较高、投诉举报较多、电梯困人救援超时、受过行政处罚及新取得许可的单位为重点,邀请市场监管行风监督员、电梯维保单位代表到场监督,采用“双随机”方式,随机抽取电梯维保单位开展针对性监督检查,全年共抽查电梯维保单位90家,其中15家单位升级星级,9家单位被降低星级,8家单位退出市场。持续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在全国率先编发城市电梯季度风险监测报告,提醒使用、维保单位安全风险注意事项。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落实使用、维保单位主体责任。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办理电梯类行政处罚案件68件,涉及电梯维保单位8件、电梯使用单位60件。
(四)办实事解难事,聚力民生务实举措
提升保障房电梯安全治理能力,深入丁家庄等南京市四大保障房片区进行电梯安全状况和居民诉求实地调查,研究保障房建设及电梯法规政策,探索提升保障房电梯安全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径,为全市保障房电梯治理提供系统性、操作性政策建议。积极推动老旧电梯治理,完成193台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为更新改造修理提供技术依据,完成在用曳引驱动乘客电梯1.25倍额定载荷制动试验9986台,发现及整改问题电梯113台。妥善处理投诉举报,2022 年南京市市场监管局“12315”热线平台共接到电梯安全投诉举报604件,均得到快速响应、有效处理。丰富电梯安全宣传渠道,结合电梯安全宣传“三进”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服务市场主体“十百千工程”等多种形式,现场受理投诉咨询,开展安全宣传。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智慧电梯安全科普实践教育活动,成功举办3场实践教育活动,联合市教育局通过教育网为全市中小学生进行电梯乘坐安全宣传。
三、2023年工作安排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南京“助企远航奋楫年”,抓牢安全全力护航,用心用情办好电梯民生实事,总结固化国家电梯智慧监管试点城市建设成果,不断推进电梯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一)助企发展,安全监管稳舵定锚
创新电梯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体系,建立可复制、可参照的企业责任机制样板,指导相关企业对标对表自查自纠,有的放矢着力发力,实现降本增效。推进重大项目“一站式”保障,超前服务,探索电梯安装单位安全责任告知模式,优化电梯安装监检全流程,助力企业早投产早见效。积极稳妥推进电梯检验检测分离和市场化改革,促进检验能力、支撑能力、运营能力提升。
(二)善为有为,聚力发力民生关注
开展电梯安全筑底行动,推动保障房老旧电梯评估等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完成1000台老旧住宅电梯评估,其中保障房电梯全覆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推进电梯更新改造工作,提高老旧住宅电梯本质安全度。持续开展超期未检专项整治,保持电梯超期未检动态清零,排查打击未经登记的非法电梯。
(三)守正创新,监管改革化点成面
全面推广电梯“物联网+按需维保”模式,鼓励企业利用市场化和信息化手段探索电梯使用管理新模式,积极参与电梯按需维保改革。升级完善“南京电梯”微信公众号实现电梯智慧监管云小站在线服务管理。推进“南京市智慧电梯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强化数据资源的挖掘应用,提升数据支撑科学决策能力。
附件1
南京市电梯维保单位星级名单
一、五星级电梯维保单位(12家)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奥的斯机电电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蒂升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江苏富士达电梯安装有限公司
江苏同弘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维阳机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京电科技有限公司
二、四星级电梯维保单位(7家)
江苏贝斯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粤立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赛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雄起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宏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三、三星级电梯维保单位(60家)
南京正恩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跃创电梯有限公司
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南京谐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苏高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沐恒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旭联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韩代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江苏晨星工贸有限公司
江苏大东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元菱电梯有限公司
江苏曼森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电梯厂
南京恒创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恒格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南京恒力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江南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骏菱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科捷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利福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鑫弘安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明强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宁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速安捷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台菱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天道机电有限公司
南京通菱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威斯曼机电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伟电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祥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旭通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易锐达电梯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展望机电有限公司
南京志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蒙哥马利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通四建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上海安莱杰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优耐德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盛邦建设有限公司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熙来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华誉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海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华恒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市莱茵帝得电梯有限公司
江苏贤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康诚达电梯有限公司
江苏富宇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志超有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安诺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泓奥电梯有限公司
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南京欧美达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四、二星级电梯维保单位(43家)
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金盈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迪康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奥邦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万易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锦煜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鹏杰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紫鑫工程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杭奥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恒达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宏拓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南京捷臣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君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骏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南京市建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南京小龙电梯有限公司
江苏东恒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合冠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广迅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苏瑞迅达电梯销售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苏迅电梯经营有限公司
南京协力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新港机电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新中迅电梯有限公司
南京信嘉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益恒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瑞迅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航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南京麦多电梯有限公司
溧阳市立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冠大机电有限公司
江苏中鼎机电有限公司
苏州科达液压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润拓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宁达电梯有限公司
江苏鑫思鸿机电有限公司
南京惠航电梯有限公司
江苏苏兴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宁特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炎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久尔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振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无星级电梯维保单位名单(略)
附件2
2022年电梯困人故障率较低单位名单
一、困人故障率较低电梯使用单位
南京淳清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五矿物业服务(南京)有限公司
南京仁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保利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南京亿文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大华锦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西藏新城悦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朗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二、困人故障率较低电梯制造单位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奥的斯机电电梯有限公司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蒂升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三、困人故障率较低电梯维保单位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维阳机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达顺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通四建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富士达电梯安装有限公司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注:电梯困人故障率受电梯日常管理、选型配置、土建质量、维护保养、使用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其中使用单位作为电梯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其管理水平高低以及人员、资金投入程度对电梯故障率高低有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到日常乘梯体验。此次排名为避免单一因素过高影响最终结果,选取全市管理台量在300台以上的较大使用单位共3万余台电梯为样本进行统计,旨在突出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引导社会大众优选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制造单位及维保单位。
附件3
江北新区借力数据智慧应用推动电梯改革试点
随着江北新区建设发展步伐加快,电梯数量增长迅速。新区市场监管局立足工作实际,持续推进自贸区电梯改革试点、电梯智慧监管等工作,推动大数据分析智慧应用,为电梯安全精准化管理赋能增力。
一是统筹谋划,先行先试。根据自贸区南京片区商办、住宅增长迅速,电梯集中的现实情况,率先开展电梯改革试点。摸清463家电梯使用单位,106家电梯维保单位,7025台电梯基本情况,联合相关街道和产业平台,立足数据分析,分类施策,分层推进自贸区电梯改革试点工作。
二是优化项目,按需维保。联合市特检院对电梯基本状况、维保质量、故障处置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开发按需维保项目周期计算小程序,优化维保项目设置,合理确定维保周期,为电梯运行质量安全提供精准助力。目前已通过南京市特检院审批的按需维保申请4731台。
三是云梯物联,智能监测。推广智慧电梯应用,新区700余部电梯接入市电梯物联网监测平台,1300余部电梯加装“云梯”智慧监测系统,自动采集分析电梯运行数据,为分析研判电梯安全状况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附件4
科技赋能 多元共治
建立“一核五联”的电梯安全监管“六合模式”
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底线,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电梯安全监管新理念、新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经过多方调研,将“科技赋能”与“多元共治”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核五联”的电梯监管“六合模式”。
“一核五联”就是以安全为核心,联通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广大群众、信息平台、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实现事前预防为主、事中加强监管、事后防控风险的思路。一是围绕安全核心,打通电梯“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全参与”工作机制,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夯实了电梯安全工作基础;二是联通使用单位,坚持全域覆盖、分类施策,引导使用单位全面落实电梯安全主体责任;三是联通维保单位,通过规范维保单位行为、提升技能水平等方式,夯实电梯安全使用的基础;四是联通广大群众,通过开展电梯安全知识“五进”活动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抓好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各方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联通信息平台,通过智慧服务平台、电梯二维码使用和“物联网+维保”模式,抓好科技赋能,实现高效监管。六是联通政府部门,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凝聚部门合力,共同探索各类问题和矛盾的最优解决路径。
附件5
电梯安全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案例1:江苏海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案
2022年6月,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雨花台区大周路9号的南铁公寓电梯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公寓内两台电梯未按期进行维护保养。经核查,电梯的维保单位为江苏海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该公司维保人员未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电梯维护保养。2022年7月,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江苏海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2:南京润宁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检验不合格电梯案
2022年8月,秦淮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南京润宁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5台安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电梯正在使用。经核查,5台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判定为不合格,未重新申报检验,使用单位即将电梯投入使用,属于“使用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2022年12月,秦淮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南京润宁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附件6
电梯检验和安全技术评价典型案例
案例1:定期检验发现聚氨酯缓冲器不符合要求案
2022年4月,南京市特检院对建邺区怡康街80号横塘西苑2幢2单元的一台乘客电梯实施定期检验,发现电梯底坑聚氨酯缓冲器剥落、破损,判定为不合格。经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整改,于2022年4月复检,判定为复检合格。
案例2:监督检验发现自动扶梯紧急停止装置未设置永久性中文标记等不符合要求案
2022年9月,南京市特检院对秦淮区瞻园路9号卓冉奥莱商场的一台自动扶梯实施监督检验,发现自动扶梯紧急停止装置未设置永久性中文标记、出入口未设置固定的阻挡装置等不符合项目。整改后,该自动扶梯于2022年9月经监督检验合格。
案例3:老旧电梯安全技术评价发现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绝缘电阻、制动器监测装置等不符合要求案
2022年3月,南京市特检院受南京市秦淮区金龙农工商公司委托,对秦淮区双龙街2号双龙科技产业园6号楼2单元的一台乘客电梯实施老旧电梯安全技术评价,发现存在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绝缘电阻、制动器监测装置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以及曳引钢丝绳锈蚀和断丝、控制柜继电器和接触器老化、底坑缓冲器破损老化等问题,存在Ⅰ级风险24项和Ⅱ级风险7项。依据《南京市电梯安全技术评价规程》,该电梯安全级别为V级,综合考虑该电梯使用年限、使用环境及设备现状,建议使用单位更新电梯。使用单位于2022年7月对该台电梯实施了更新。
附件7
2022年电梯困人故障高发住宅小区名单
附件8
2022年电梯定期检验
不合格率较高十家维保企业名单
附件9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保有量
较高制造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