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维权 > 

“美颜”带货岂能无节制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4-10

  近日有媒体报道,法国财政部长提交了一份网络影响者良好行为指南文本,提出网红不得在一些社交网络上宣传整容或其他医美内容,在使用美颜滤镜时也必须“保持透明”,让订阅者知悉。然而,我国因美颜滤镜而致商品失真,导致消费者权益受侵害案例不在少数。
  直播带货,除了美颜人脸之外,同时也会磨平商品的细节,严重影响商品的质感,进而误导消费者。此前,曾有网络平台博主在对护肤产品进行相关描述时,拍摄自己在使用前皮扶黯淡无光到使用后皮肤透亮的对比照片,声称“你用一次就能瞬间提亮的美白产品”,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认定涉嫌虚假宣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直播带货时采用美颜功能可以理解,但要保持合理尺度,不能通过美颜功能夸大商品性能或者隐瞒商品真实情况。若为了从消费者腰包里攫取更多银两而利用美颜滤镜夸大宣传商品功效,那就属于故意制造假象,隐瞒真相,理应受到市场法则的规制。
  无论是发布商业广告宣传产品还是通过网红直播带货,消费者都有权知道商品的真实情况。而通过美颜功能刻意美化商品和夸大商品使用后效果,相当于向消费者提供不够真实甚至是虚假的信息,极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消费者没能充分了解商品真实情况,被“美颜”带货误导做出购买选择,知情权和选择权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有必要针对新模式新问题加强立法,给平台、商家以及网红划一道法律“红线”,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改善直播生态,应以创新生态覆盖低俗诱导,以优质互动代替庸俗恶搞,特别是要切割商品实际效果和滤镜技术之间的关系,才能引领直播行业健康发展。这要求直播平台改进算法推荐策略,把好镜头前的“滤镜”,守住积极的价值观和商业底线,强化内容管理,推送精彩瞬间。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