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安徽:深耕基层实践 贡献“安徽力量”

发布时间:2023-05-08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努力发扬首创精神,积极开展落实“两个规定”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为全面推行“两个规定”贡献“安徽力量”。
统筹协调 高位推动试点工作
  开展“两个规定”试点工作贵在“先”、重在“试”。安徽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试点工作,省委书记韩俊、省长王清宪批示肯定试点工作,单向前副省长赴市场监管总局汇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合肥市政府定期听取合肥市试点推进情况汇报,并召开全市落实“两个规定”部署动员会。合肥市三县四区县(区)委县(区)政府(区管委会)及时跟进调度,建立区领导包联督查制度,带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宣贯工作。
  安徽省、市、县(区)三级市场监管部门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推进试点工作落实落地。接到试点任务后,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当即表态将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并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以敏锐的政治判断力、高度的政治领悟力、过硬的政治执行力推动试点工作开展。省市场监管局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安徽省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试点工作方案》,选择以合肥市生产使用单位为主体,以马鞍山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索道使用安装单位为补充的试点范围,对试点工作安排进行整体部署和要求。合肥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制定细化试点工作方案和推进方案,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推进工作机制,采取省局牵头、市局负责、县(区)局服务的工作方法,传导压力、压茬推进。县(区)局抽调市场监管所业务骨干作为试点单位专职网格员,点对点进行包联指导。
多管齐下 做深做实试点举措
  “两个规定”的执行落脚点在于生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按章履职。安徽省在试点工作中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熟悉掌握“两个规定”,讲清企业的落实执行情况。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浙江、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分工协作,组织企业、检验机构、行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共同参与,按特种设备类别编制一套制度样式文本,包括“一单两责三指南”,即特种设备(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总监职责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员守则,(质量)安全检查记录、(质量)安全排查治理报告和(质量)安全调度会议纪要供企业参考使用,深化指导企业明晰责任,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该局会同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专家编制(质量)安全总监考核指南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员考核指南,并建立题库App。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建立(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考核机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抽查考核。
  同时,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边试点边思考边总结,印发《试点工作监管要求》,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具体监管内容和具体监管方式,并将试点工作开展推进情况纳入特种设备绩效管理测评,严格督查考核,明确属地管理责任,按时保质推动试点工作。县(区)局将“两个规定”落实情况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重点内容,督促企业完善安全主体责任体系、细化风险管控制度、明确职责清单。
  安徽省还以智慧管理推进“两个规定”试点工作落实落细。合肥市市场监管局邀请市96366应急救援处置平台的科技服务公司研发“两个规定”试点工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免费提供给相关企业自愿选择使用。合肥高新区依托正在建设的电梯安全智慧管理系统,以“技防”赋能“人防”,帮助电梯使用单位高效便捷开展日管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开发的试点工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可实现与其他带有“两个规定”模块功能的信息化系统对接上传数据,方便监管部门提取关键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分级分类监管。依托该平台,该局对试点单位的(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进行备案,动态掌握试点单位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做好指导和培训。
务求实效 深入发掘试点经验
  安徽省深耕基层实践,充分尊重企业分领域探索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新路径,鼓励不同规模企业采用行之有效的数字安全管理化模式。
  以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实行“三过程一整机”日管控、“六检一会一清单”周排查、“三节点五报告”月调度,实现生产流程质量安全责任“零增负”全覆盖。安徽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5个一”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体系,即一个健全的管理架构、一个完备的责任清单、一张全面的风险清单、一套有效的运行系统、一个严格的考核办法,实现“五级管控”模式以信息化方式运行。
  安徽兴耀能源有限公司率先采用第三方“钉钉App”进行电子记录,运用其中的日志模块开展“日管控”,为各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开通权限,实现在线“周排查”和“月调度”,并自动生成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合肥正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则创新“安全生产+工业互联网”模式,运用独立建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逐台设备标定电子标识,每日末端电子巡检、终端信息管控,每周数据分析报告,每月安全调度、综专检查。黄山旅游发展公司西海缆车分公司原有安全风险管控机制与“两个规定”要求贴合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明确相关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很好地落实了“两个规定”相关管理要求。
  据悉,经过两个多月试点探索、建章运行,各试点企业通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发现并消除隐患224条,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地见效。

□安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