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7-14
为践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紧扣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积极推行“食安联盟”自治共治慧治新模式,取得积极成效。
点网结合 三级监管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指导辖区市场监管所,会同14个街镇成立“食安联盟”,将辖区食品经营单位根据路段、经营模式、体量大小等特点划分若干点位和网格,选出点位长、网格长和督导员,形成“一级对一级考核、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三级管理架构,有效增强辖区食品经营单位的自律意识。
其中,街道食品药品安全办和属地市场监管所为第一级,负责“食安联盟”工作总体推进,重点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网格长和督导员为第二级,通过网格划片包干制、结对互查制、问题清单报告制落实对点位长的任务分派、定期督导、问题收集反馈等要求。点位长为第三级,每个街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商户自荐、商圈推荐、群众举荐选拔20名点位长,负责对其负责范围内的食品经营单位开展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从业人员晨检记录、健康证、卫生情况、进货台账、“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台账等情况。
动态积分 智慧管理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实行“挂图作战”,通过点位长每周全覆盖检查、每月不同点位“咬尾巴”交叉检查、网格长每周随机抽查等方式,形成“短平快”管理模式,实现对食品经营单位的全覆盖,实现监管巡查减负提效。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综合监管干部和点位长、网格长、督导员检查情况,根据发现问题的轻重程度进行打分累积,将积分分为红黄绿三种色标,所有色标根据积分动态调整,对应执行三种不同监管频次,有效提升监管质效。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充分运用城市运输中心大数据管理平台、公安平安监管系统联网,对辖区食品安全实行“可视化”动态管理,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问题发现率,将有限的监管力量发挥到最大的监管效果。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中,该局已排查整改隐患1414个,查办案件213件。
社会共治 示范引领
为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群众食品安全知晓度、满意度,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为点位长、网格长、督导员配发工作马甲,鼓励“食安联盟”商户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实行党员经营户“挂牌经营”,示范经营户“红旗上墙”,充分激发联盟商户的荣誉感、认同感和获得感,形成“‘标兵’拉一把‘后进’、‘一般’跃一步‘上进’”的良性循环。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食安联盟”成员“宣传员、观察哨和机动队”作用,组织点位长、网格长、督导员全程参与“你点我检”现场直播、制止食品浪费主题宣传、“公勺公筷文明用餐”等活动。该局通过执法人员“以查带教”、区食品药品协会培训指导等方式,为点位长、网格长、督导员讲解督导流程和食品安全日常检查事项,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形成“人人都是食品安全监督员”的良好共治氛围。
□俞 娟 罗 方 吕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