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解读中国企业信用指数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7-28

图1:2014—2022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

图3:“一个保障、四方验证”的指标设计模型

图2: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法模型框架图

图4: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体系的主要构成

  在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的主持指导下,市场监管总局代码中心7月20日首次发布中国企业信用指数。2022年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58.36点,比上年上升24.14点。

小幅波动但总体持续上升
  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以2014年为基期,基点为100点。2022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波动上升到158.36点,创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2018年和2020年曾出现两次小幅下降,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总体呈现“小幅波动、稳中上升”的发展态势。
  纵观中国企业信用指数9年来的发展趋势,虽然受到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影响和冲击,我国企业信用水平小幅波动但总体持续上升,市场秩序稳中向好,企业经营活力持续恢复,诚信守法经营意愿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总基调稳中向好
  具体来看,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变化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2014年至2016年快速上升阶段。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等政策红利,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2014年的100点上升至2016年的129.62点,上升29.62点。商事制度改革极大便利企业准入,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二是2017年至2019年波动调整阶段。受外部环境冲击,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由2017年的127.60点下降到2018年的118.57点。随着国家有针对性扩大内需,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中国企业信用指数2019年上升至139.02点。我国企业投资信心依然保持强劲。
  三是2020年至2022年调整回升阶段。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下跌到128.60点,下降10.42点。党中央因时因势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连续两年上升,2022年上升至158.36点。中国企业信用水平总基调稳中向好。
  总体来看,中国企业信用水平无论长期走势还是短期趋势都在稳步提高,表明我国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为促进企业良性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编制方法
  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着力从市场监管视角构建企业信用衡量工具,突出“市场监管数据在企业信用领域的价值特征”与“市场监管数据结构基本特征”两个特征,用更加丰富的信用评价维度展现企业信用状况,实现全国企业信用水平的指数化呈现。
  逻辑架构。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立足市场监管部门职能和市场监管数据资源,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基础属性、运营能力、合法合规、关联关系等维度进行评估,着力打造市场监管视角下的企业信用衡量工具,客观反映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评价模型。中国企业信用指数采用综合评价法,通过对市场监管部门掌握的全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用信息综合分析,研判中国企业信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指标体系。中国企业信用指数采用“一个保障、四方验证”的指标设计模型,形成“一个企业财务基数、四个市场监管参数(基础参数、质量参数、市场环境参数、产业环境参数)”的指标体系架构。指标体系共分三级,包括财务性指标、可靠性指标、经营性指标、合规性指标和关联性指标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
  指数体系。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以2014年为基期,主要反映中国企业信用长期走势和区间波动,包括基于5个一级指标形成的财务性指数、可靠性指数、经营性指数、合规性指数、关联性指数等5个分指数。
  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本次发布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属于首次发布,相关工作还在探索创新之中。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夯实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工作基础,加快研究编制具有行业特点、区域特点的企业信用指数,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指数成果,打造企业信用趋势“晴雨表”,为营造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菓 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