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8-01
6月6日,南京桂花鸭(集团)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熬制桂花鸭的老盐卤。
6月6日,南京樱桃鸭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运用传统工艺腌制盐水鸭。
6月6日,南京樱桃鸭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使用小火炒盐,用于腌制盐水鸭。
6月7日,南京溧水白生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养殖湖基地,近万只肉鸭在数百亩山林水面间嬉戏。
6月8日,一经营门店挂置着数十只待售的熟食盐水鸭。
6月6日,南京桂花鸭(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检验中心,检测人员对原材料中的重金属、农残药残和多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6月8日,夫子庙樱桃鸭(瞻园路)门店,游客正在挑选盐水鸭熟食产品。
6月8日,一个小朋友在餐厅食用新鲜出炉的鸭血粉丝汤。
“无鸭不成席,一块儿南京鸭入嘴,让你不虚此行。”来到江苏省南京市,鸭类产品经营门店遍布大街小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人已“筑地养鸭”,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历史久远,吃鸭文化源远流长,相关的鸭产业涵盖了养殖、活禽交易、屠宰加工、深加工以及从事生熟鸭产品专业营销的门店。南京市鸭业协会资料显示,2022年鸭产销量约1.2亿只,年销售额70亿元,相关从业人员约3.3万人,经营门店约2000家。
盛夏,阳光充足,南京溧水白生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内“鸭声鼎沸”,此时正值小鸭孵化后的生长期。
“这只做盐水鸭,这只用酱卤,这只拿来烧烤……”在合作社的养殖湖内,小鸭子们摇头摆尾,嬉戏水间,合作社负责人戴白生看着长势喜人的“招财鸭”,不禁笑出声来。
合作社向全国各地鸭产业提供人工养殖活鸭,南京多家知名制鸭企业也从中进货。
南京桂花鸭(集团)有限公司从单一的鸭产品加工,发展为以盐水鸭为代表的非遗系列产品,从多维度实现了非遗产业化,使非遗产业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走进南京樱桃鸭业有限公司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鸭产业文化体验馆”。该公司以“专注鸭产业深加工、做强区域特色品牌”为核心目标,致力于南京鸭文化传承。目前,全市有30多家连锁门店,200多个加盟网点。
2007年,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也成为了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吴娟表示:“下一步,会加强产业产品的质量监管,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管控及追溯体系,并建立和巩固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群,促进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梯队,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做好产业振兴大文章。”
□祝 富 潘子豪 潘曾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