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8-10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和国家民族未来的特殊食品,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婴幼儿配方乳粉,要让中国人的奶瓶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习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
作为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重要生产基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从饲草饲料种植、奶牛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到加工、市场营销,推进全市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市婴配乳粉生产企业现有自建自控牧场17个,设计年产能13.125万吨,日生产婴配乳粉300多吨。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辖区婴配粉生产企业数量多、工作起步早的优势,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工作要求,聚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服务+监管”双向融合,研判政策法规落地,创新工作思路,指导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鹤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飞鹤模式”为全省婴配粉生产企业“立标打样”,率先在全省开展特食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转化落地工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高站位,制度保障筑基石
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的相关文件下发后,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通过健全管理制度、构建监管网络、完善监管机制、规范“321”监管模式,形成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立项起草的《黑龙江省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制度指导意见(试行)》《全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文件,由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全省实施。
健全管理制度。针对市场监管总局60号令,该局指导企业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职责、记录、流程图、《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和《主体责任落实导图》,完善风险管控清单,调整组织构架、议事流程、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等,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制定包括24项制度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指导手册。
构建监管网络。该局建立起直接到底的扁平化监督管理工作群,指导企业由质量受权人到食品安全总监的角色转换,对13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一对一”监管,要求重点环节全部配备食品安全员,并将相关信息及职责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全覆盖考核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124人,合格率100%。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特殊食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从职责、制度、流程上规范特殊食品监督检查行为,让监管人员“照单监管”,全面实施闭环监管。
规范“321”监管模式。规范特殊食品安全自查、回头看检查、问题整改复查3项监管内容;指导企业建立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台账、三清单2本台账;归纳收集近三年投诉举报、日常检查、督导检查、抽检监测、飞行检查、体系检查、企业自查等7类问题,创建1套“错题本”。
2022年9月,该局指导飞鹤集团率先试点落地“两员”要求;2022年10月,落实规定构建主体责任制度文件体系;2022年11月,落细内容示范引领全市铺开;2022年12月,召开全省婴配粉生产企业交流会,一系列组合拳打造出“飞鹤模式”,为全省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配人员,专兼结合促落实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指导其细化三类“关键人”岗位职责,对标对表健全完善责任体系,依托“特殊食品抽查考核系统”,每季度对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考核。
该局指导飞鹤集团齐齐哈尔市的4家工厂率先在全省实现4名食品安全总监、28名食品安全员上岗到位全覆盖。除了配备、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外,还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奖惩激励等作出细化要求,赋予食品安全总监在重大事项中的“一票否决权”,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绝非“摆设”,企业设立相关岗位也绝不是“走过场”。
“一票否决权”成为食品安全总监的“尚方宝剑”,飞鹤集团食品安全总监冯海玲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今年2月初,飞鹤克东工厂的干混生产线复产在即,我根据管理要求组织人员对改扩建项目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风险,不适合立即复产。当时,工厂面临着保供需求和施工排期等诸多压力,一边是产能需求,一边是食品安全,该如何是好?两难之际,我看到了自己肩上的‘食品安全总监’臂章,便坚决行使了食品安全总监的‘一票否决权’,投出复产反对票。工厂的领导在充分考虑我的意见和建议后,决定暂缓开工。”
这只是“飞鹤模式”在细化“关键人”岗位职责方面的一个缩影。飞鹤集团推行“人人都是食品安全员”理念,将食品安全与员工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收入紧密结合,设置兼职食品安全员40名,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做到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每日公布上墙,岗位业绩每周内部评定,贡献突出者每月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联实际,聚焦问题抓管控
为避免不同工厂的风险管控清单“千篇一律”,出现“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与工作实际“两张皮”问题,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指导生产企业结合“两个责任”工作要求,按照企业产品特性、工艺特点和岗位需求细化风险管控清单和检查要点,严格贯彻PDCA工作思路,真正实现目标责任量化、措施具体可行、时间节点明确,做到有检查、有评价、有考核,真正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头”有“尾”。
该局指导飞鹤集团要求各工厂的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纳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日、周、月”工作流程,指导各工序岗位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压实“最小单元”责任。同时,将现场质量控制与风险隐患排查结合起来,引入WCM(世界级工厂制造)运营管理体系,通过日常的、周期性的检查,建立CILTQS(清洁、点检、润滑、紧固、质量、安全)等全面的质量控制标准,发现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立即进行风险控制。
截至目前,飞鹤集团依托“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共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486项,针对每项隐患列清单定措施,实施系统性纠偏整改,确保整改完成率100%。
强技能,科技练兵助提升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总局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将60号令原文和解读文章资料推送给企业,及时组织13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培训宣贯并通过媒体发布信息,要求企业将其列入食品安全管理培训计划,组织企业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参加培训,准确掌握规定的相关要求。
同时,指导企业举办“质量安全月”系列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挑战竞赛活动,通过质量PK赛、实验室技能PK赛、质量征文、质量演讲等主题活动评选岗位能手,在企业形成了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尽其责的浓厚氛围。
飞鹤克东工厂负责人张孝春在谈到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体会时说:“推行设立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岗位,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有利于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有利于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制度机制推行以来,我们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稳步提升,一大批食品安全员在岗位上得到锻炼,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成为落实主体责任的最大受益者。”
以此为契机,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指导辖区企业设置“专利墙”,鼓励技术发明、专利转化、科技引领等质量与食品安全创新管理项目实施,发明国际首创的乳铁蛋白全程低温制备工艺,采用国内领先超低温喷雾干燥、PSD奶粉颗粒改善等活性营养锁鲜工艺,提高婴幼儿配方产品质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智慧监管,指导在生产关键工序点位上设置网络摄像机和传感器,对监控发现的风险点进行预警和追溯。
“在严格监管和精准服务下,全市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框架建得好,风险防范管得严,‘两员’责任落得细,主体责任铺得实。”采访中,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欣慰地说。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做好助力企业发展的排头兵,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者,推动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守护群众特别是一老一小“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 周 萍 通讯员 郑 劲 陈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