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9-11
本报讯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坚持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原则,加强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有力提升监管水平。截至目前,全州组织排查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146个,要求限期整改18家。
黔南州市场监管局结合实际制定医疗器械风险会商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会议,聚焦风险、企业、产品和处置,针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关部门通报的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开展研讨研判,及时妥善化解重大风险隐患。
会商前,黔南州市场监管局向有关科室和县(市)市场监管、卫生健康部门及医疗机构等收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风险信息,集中梳理各单位在监督检查、监督抽检、不良事件监测、网络销售监测、投诉举报、案件查办、产品召回、舆情监测等方面的薄弱点、风险点,提升风险研判精准性。
黔南州州、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集体研讨、综合研判,从产品质量、社会影响、法律风险方面对风险信息进行评价分析,评估其风险程度并确定相应处置措施,及时化解质量体系检查整改不到位、多次抽检不合格、不良事件报告提示产品存在非常规风险、投诉举报和舆情较为集中等风险因素较为突出、风险成因较为复杂的问题,有效提升监管靶向性。
当地两级市场监管部门以风险信息引导监管方向,通过开展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活动和培训、座谈等,督促有关企业和属地监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会商确定的处置措施,及时控制和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熊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