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思考 > 

《北京市反垄断合规指引》发布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09-20

  本报讯 (记者 李 翔)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全社会反垄断合规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于近日发布《北京市反垄断合规指引》(以下简称《合规指引》)。《合规指引》从中小经营者反垄断合规、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垄断行为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等5个方面加强指导,提出意见,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结合北京特点与执法重点,精准指导合规建设。《合规指引》专门对公用事业、原料药、建材、汽车、保险、互联网平台、境外关联业务这7类特别行业领域作出反垄断合规提醒,有针对性地培育相关主体竞争意识。
  普遍性与差异性并重,全面覆盖各类主体。《合规指引》从普遍适用的角度,为各类经营者、行业协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务事务职能的组织提供合规指导,还创新性地根据中小经营者的特点,单设一章对其反垄断合规作出指导。中小经营者可参考《合规指引》灵活设置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平竞争秩序。
  积极回应热点,推动算法应用向上向善。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迎来颁布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针对完善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等方面所作修改成为亮点。《合规指引》重点关注数字经济领域,详细分析涉及数据和算法、平台规则的垄断行为方式和表现,为经营者开展数据、算法等领域的反垄断合规工作提供参考。例如,《合规指引》列举了“三家公司约定采用一致的平行定价算法对商品进行定价”的示例,并分析指出“算法运用本身并不违法,但对平行定价算法的约定使得三家公司的商品价格可以在动态变化的市场之中保持一致,很可能构成固定价格的横向垄断协议”。
  体例生动可读,系统引导竞争合规。《合规指引》采用“定义+解释说明+示例+分析”的编制体例,通过34个示例清晰阐释垄断行为,帮助各类主体更好地理解《合规指引》内容,增强垄断风险识别意识与防范能力。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合规指引》为经营主体识别与防范反垄断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是顺应全球强化反垄断合规管理潮流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经营者建立健全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有助于打造首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生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