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6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强市建设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作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建设更加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2年,惠州市专利授权总量27613件,同比增长7.76%,增幅排名全省第四;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仲恺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企业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第九届广东专利优秀奖1项;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新增数量分别排名全省第四、第五。
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近年来,惠州市通过专利技术产业化、高价值专利布局等项目支持胜宏科技、亿纬锂能、金百泽等“2+1”现代产业体系企业积极提升知识产权各项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带动产业整体发展。从产业分布来看,目前惠州市专利主要集中于“2+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电子信息产业,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授权总量超过15000件,占全市近60%。惠州市企业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近三年累计获得15项,其中获奖12项来自电子信息产业,占比达80%。从地域分布来看,目前惠州市的“3+7”工业园区汇集了全市超过70%的专利授权量,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其中仅仲恺高新区的专利授权量占全市的60%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市首位。
二、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升格为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统筹加强惠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印发了《惠州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与市仲裁委、惠州公证处等共同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联动对接机制等制度。开展执法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侵权假冒现象。2022年,全市共立案查处知识产权案件429宗,较2021年增长38.8%;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05宗,结案数量较2021年增长约80%。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知识产权领域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围绕超高清视频、新能源电池两个领域的139家企业开展电子信息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2023年4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报,我局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三、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便民桥梁,提供利民服务。
聚焦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普惠属性,创新探索“政企共建”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新模式。2022年4月26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惠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引入22家优秀的服务机构,为企业和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业务咨询、信息检索、专业代理、知产托管、布局培育、导航运营、知产公证、维权援助、仲裁调解、版权登记等知识产权“一站式”“全链条”“集成式”服务。中心启动一年来,积极铺设“3+7+N”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开启“重点园区服务行”,不断完善分级分类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网点布局,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规范化、标准化和便利化水平,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一服务模式成功获评“2022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改革创新举措”。2022年3月惠州市获批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受理窗口正式启动运行,进一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家门口”办理商标注册和咨询业务的需求,节约了企业资金和时间成本,为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申请商标保护提供了便利渠道。
四、加大知识产权普及宣传力度,培育全民知识产权意识。
以“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五进活动为引领,充分利用媒体力量,面向创新主体、社会公众,广泛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良好知识产权氛围。惠州市通过“学习强国”APP、“广东学习平台”等平台推送的相关报道总阅读量超过2万次,制作的宣传动画线上线下总播放量超过5万次,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