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读往来 > 

手中一管墨 胸中墨一桶

——好文章来自记者的知识积累与灵活运用有感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10-17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主办《时务报》等报刊,他在戊戌变法时期创作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等文章,均于此报发表。这些文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介绍西方文化,反对封建顽固,其言论新颖、犀利生动的文风,在爱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强烈反响。
  我们须知,任何人想要写好文章,总得有可供驱遣的文字“兵马”,才能在写作中挥洒自如。梁启超先生的文章之所以成为传世名篇,盖因作者做到了手中一管墨、胸中墨一桶,写作时左右逢源、取之不尽。这对我们的新闻采访和写作也有着很强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这里就来谈一谈。

积累知识强底气
  梁启超先生的文章为什么能如此打动人、说服人?一个原因是他写文不仅仅就事论事,而是旁征博引、巧用比喻,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叙述论理。如他的《少年中国说》,通过借喻少年与老人,从多个方面来对比,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令读者服服帖帖、疑虑顿消。
  曾为报纸写了不少稿件的著名作家冰心,也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人民日报》老记者白夜在记述冰心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在从中剪子巷到贝满中学上学的路上,她就读着《西厢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唐诗三百首》。她的父亲参加过甲午海战,当时任海军部次长,家里藏书很多。冰心左图右史,撷英采华。等到她立马文场之际,笔下已有雄兵十万,可供驱遣了。”
  一次写作过程,如同与读者“不见面”的对话交谈、论理争辩,要让对方心服口服,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支撑。记者的主要工作,无外乎“采”和“写”两个方面,同样都是面向读者的互动,也一样需要多多积累胸中的“墨水”。
  先从采访说起,从本质上讲,记者采访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而且不仅仅是“平等”的交往。在采访中,记者是“有求于人”的,要带动对方畅谈,寻求新闻素材,这首先要建立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信任。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往往也在研究记者,看值不值得对你谈、谈多少。
  一次采访,最终是一次有来有往、深刻有趣的交谈?还是一场枯燥乏味、如同受审的问答?很大程度取决于记者胸中的“墨水”多少。如果你知识贫瘠,像一滩浅水,人家说出来的话一石见底,激不起一丝涟漪,对方便觉得和你说话如同对牛弹琴,索然无味。如果你学富五车,在对话中思路清晰、旁征博引,自然有吸引对方的魅力,就能谈得真、谈得长、谈得深。
  记得本人一次对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的采访,采访主题围绕《“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展开。邬院士的研究领域精深,学识广博,是学界大家。整个采访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科技概念很多。如果记者对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很容易使采访陷入泛泛而谈、枯燥乏味的境地。为此,本人在采访前阅读了许多科技书籍,并对邬院士发表过的论著提前做了功课,虽谈不上理解深刻,但力求有的放矢、不说外行话。本人有备而来,并在采访中将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的专业领域话题,具体到便利百姓群众的实际应用方面,引得院士谈兴颇浓,原定半小时的采访时间,延长到一个多钟头。
  腹有诗书气自华。记者出门采访不会有什么专门介绍信,来标明你的等级身份。你的学识谈吐乃至代表作品,就是你随身的“介绍信”。见到采访对象,坐下来开口三分钟,记者的身份自明,采访能否成功也已见分晓。

厚积薄发见功夫
  记者看到的、采访到的是现实的东西,但要写成文章,只靠这一点是不够的。很多读者还想了解新闻事实和描写对象的背景、历史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东西。而这些在采访现场常常没有,要靠记者大量阅读书籍、挖掘知识才能获得。采访只能给你直接的、现实的素材,书本能够补充间接的、延伸性的素材。只有这两者的结合,才能成就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
  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的成名之作《中国的西北角》,里面记述了许多他看到的、听到的材料,同时引入了很多历史典籍、古诗词。他在写嘉峪关时引用了林则徐当年被发配西北时写的《出嘉峪关感赋》:“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如此一来,范长江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大西北,就不只是无限风光,还饱含着人文历史,使得文章有情有神。
  文学创作讲究用典,新闻也是一样。对知名典籍、历史材料的引用和研究,是新闻写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句新闻界名言曾被许多业界前辈提出。只有牢记这点,才能使记者的作品具备历史的厚度,不至于成为“易碎品”。
  历史典籍的运用需要平时的大量积累,也需要有意识的实践运用。在《陇原大地添新绿——市场监管总局扶贫干部服务礼县脱贫攻坚纪实》一文的采访中,笔者在采访途中见到一棵棵伫立路边的古柳,便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左公柳”,一问当地人,果然正是史书记载中的古树,回去后便构思了文章的开头:“相传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军途径西北一带,目睹当地荒芜,遂命麾下湘军在沿途遍栽道柳。百余年后的今天,笔者在甘肃各地采访途中,仍能见到路边挺拔的‘左公柳’,用一树碧绿对抗着岁月和黄沙,见证着西北大地正告别贫瘠、焕发新颜。”对历史知识的引用,为这篇文章增添了一分厚重和可读性。
  用好手中一管墨,积累胸中墨一桶,是记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夫。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积累,将成为记者笔下文章的“预制件”和“集成电路”,使读者得到文章之外的更多信息。经常有基层同志来信抱怨“缺少值得一写的东西怎么办”,那么回答就是慢慢积累胸中的一桶“墨”。当你掌握了足够的“墨水”后,再来写一篇消息或通讯,便会发现文思泉涌,如同用舀子在桶中取水一样轻松自如了。

□砺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