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读往来 > 

半个甲子的牵挂

——我与《中国市场监管报》的故事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10-17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我退休近八年了。俗话说,人步入老年,新事记不住,老事忘不掉。日前接到《中国市场监管报》编辑打来的约稿电话,尘封的记忆立即打开。
  我和《中国市场监管报》(原《中国工商报》)结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算起来半个甲子了。当时我在辽宁省义县消费者协会主持工作,年轻时喜欢舞文弄墨,尝试过文学创作,写作新闻稿件和公文也较熟悉。我们局的几届领导班子对新闻宣传工作都很重视,嘱咐我发挥写作特长,将局里有特色的工作情况写成稿件,争取在报纸上刊发。
  作为本系统的行业报,《中国市场监管报》自然是我局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投递稿件的主阵地。报纸栏目丰富,涉及队伍建设、商标广告、民营经济、打假维权等多个方面。其中《基层生活》栏目稿件短小精悍、小中见大,文字清新活泼,多广角地反映基层工商工作;《文化之窗》栏目,谈读书、谈理想人生、谈古论今。经过筛选,我将这两个栏目作为投稿的“重中之重”。
  记得在《基层生活》栏目上刊发的第一篇稿件是《餐桌上的故事》。这篇稿件的灵感来自一个听来的故事: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们,有喝下午茶的习惯,很多学术上的发明是在喝茶谈天中生发出来的。那段时间,基层同志工作繁忙,中午在食堂用餐的时候,局领导和各科室的同志边吃边唠,探讨业务、交流工作、查核案件线索,很多工作是在午餐时商定的。我把这个素材写成稿件发到《基层生活》栏目,半个月后就刊发了。刊发的第二篇稿件,也和食堂餐桌有关,新调整的局领导班子,倾听大家的心声,从细微之处着手,局长亲自过问食堂伙食,制定菜谱。菜品花样多了,大家吃得更可口、更卫生,因工作错过了饭点的同志也能吃上热乎饭,一桩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却凝聚了人心,我将此写成稿件后,也是在《基层生活》栏目刊发的。此后,在《中国市场监管报》各栏目发表了30多篇稿件。
  记得那时每当送报纸的邮递员来,我总是第一时间赶去传达室,急切地浏览当天的《中国市场监管报》,顺便看看上面有没有自己写的稿件。
  相识容易别时难,在《中国市场监管报》发表的最后一篇稿件——《那台老飞鸽自行车的故事》,是一篇征文,我记忆尤为深刻。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局机关同志到偏远基层工商所检查工作,到农村集市巡查,几十华里的路程,主要是骑着自行车赶路。夏天晒得大汗淋漓,冬天冻得手脚麻木,但心有一团火,不怕困难、毫无怨言。后来工作条件改善了,自行车换成摩托车,摩托车又换成面包车,免去了风吹雨打、夏晒冬冻的辛劳,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没有变。那些曾经“正青春”的同事多数已年近花甲,有的已退休、有的已离岗,但对当年陪伴着风里来雨里去的自行车留有深厚的感情,成为一种“念想”,搬家了、上楼了,没地方搁放,也舍不得处理,于是我就此素材写了题为《那台老飞鸽自行车的故事》的文章。此时,离我退休还有四个多月,这也成了我告别《中国市场监管报》的“封笔之作”。当时,不知怎的,看到这篇稿件刊发后,不觉有些凄楚、不舍和惆怅。
  我和《中国市场监管报》心心相印几十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报社编辑们“认稿不认人”,对基层通讯员诚恳谦逊、热情指导,对稿件精益求精;遗憾的是,对各位付出心血编辑的老师们只闻其声未见其面,先后接到多位老师主动打来的电话,核实稿件细节,并给予鼓励。还记得在《中国市场监管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有奖征文活动中,我写的《工商所变化最大》的稿件获奖,编辑第一时间打电话向我表示祝贺,当时我忙于处理工作,电话声音有些嘈杂,没能记住编辑的名字,但这份热情,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这些年来,随着机构改革,原来的工商部门整整合合,报纸也更换了名称,我也退休多年。岁月无情,尽管写作激情随着年龄衰减,但我依然守望牵挂着这份陪伴了我近三十年来的报纸。
  2020年春节前夕,我很是想念工作的日子,拜托在岗的同事,帮我收集了包含所有版面的《中国市场监管报》。我一篇篇地阅读,恍然间又回到伏案疾书的当年、窥见到同事鲜活忙碌的身影。接到报社编辑打来电话约稿,真的好亲切!墨香中,又嗅出了当年那份《中国工商报》的味道。
  半个甲子了,依然牵挂守望着,祝愿更名后的《中国市场监管报》越办越好!

□辽宁省义县市场监管局 陈桂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