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10-31
在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巴中市,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在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中占比超过60%,而全市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工作相对薄弱。针对这一情况,巴中市市场监管局在平昌县试点开展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安全穿透式监管,持续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质效。
巴中市坚持“一个整体”,确保上述工作推进有力有序。巴中市委、市政府“一把手”亲自研究、部署,分管副市长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督导。该市还以食品安全办“一把手”为组长,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在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并成立工作专班,一体化推进监管工作。此外,该市市、县两级食品安全办印发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确保工作推进取得实效。
巴中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三条主线”,确保问题“可穿可透”。该局以发现问题为基础,排查行业风险,在线上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在线下开展“拉网式”大起底、大排查,建立“业态清单、问题清单、成因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五张清单,公开收集问题线索564条。同时,该局以分析问题为重点,深挖问题形成根源,通过对近几年的案件、抽检、投诉举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发现商标侵权、农残超标、过期食品管理薄弱等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领域较突出的问题。该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探索“三横、四纵、三联”新路径,以“从厂房到零售”“从库房到零售”“从作坊到零售”为途径,弄清货品流向;抓牢“属地责任”“部门责任”“主体责任”“行业责任”,督促责任落实;实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动”“政企联动”三个联动机制,促进社会共治。
巴中市市场监管局狠抓“两个结合”,确保监管长效长治。一方面,该局坚持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成立专题调研组,在多次专题调研和研究论证基础上,精心撰写理论研究报告。另一方面,该局坚持日常监管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建立企业自查排隐患、日常巡查促规范、执法检查严惩治、专项督查提质效、线索协查牢防线“五查”责任机制,督促责任落实;建立“三联”协作机制——与毗邻地区签订《跨区域执法协作框架协议》,并将食品安全纳入本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内容,做到“信息联通、要案联查、惩治联办”;建立“三级”培训机制——市级负责对监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县级负责对经营主体开展法规培训,乡级负责对群众开展常识培训,分类分级培养食品安全监管和社会共治的“行家里手”。
试点开展以来,巴中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穿透式监管风险研判会13次,实施专项抽检2115批次,开展跨区域协作执法6次,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26场次,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本报记者 颜 伟 通讯员 杨利红 周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