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3-11-16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全力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暨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一号开放工程”标准国际化试点工作,以标准化所产生的乘法效应叠加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引领北仑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
全面拓展,激发标准创新动能
北仑区将创新全面、深度融入城市标准化建设,努力让各类创新主体、资源、平台在北仑汇聚涌动。2023年,北仑设立区级“标准创新贡献奖”,聚焦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功能材料等重点产业,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加快关键技术标准攻关,开展前沿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建立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目前,北仑区绿色石化、高端装备、汽车汽配等特色优势产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灵峰现代产业园、芯港小镇、临港经济示范区等产业地标有序建成,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逐步转型升级。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与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二元供给格局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区企事业单位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327项,特别是在模具、塑料机械、电缆、集成电路、电工电子产品、冰球运动护具、港口物流业等产业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和标准话语权。海天塑机、德业股份和贝发集团制定的3项标准成功获评全国标准“领跑者”,北仑区累计制定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37项,3家单位制定的标准被评定为首批“浙江标准”,2家单位获首届宁波市标准创新奖的重大贡献奖,培育国家单项冠军企业8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5家、市级单项冠军企业99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
全盘布局,扩大标准示范应用
北仑区委、区政府将标准化工作单独列入综合考核,围绕北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进实施“标准化+”行动,提高标准供给能力和质量,推动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
北仑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小城镇环境管理标准提升,柴桥街道河头村积极申报未来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全面加强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培育梅山洋蓟、郭巨香水莲等农业种植标准化品牌,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围绕“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等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开展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积极推进郭巨街道峰南社区养老等标准化试点项目,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引擎作用,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落地落实。全面推动标准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为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北仑答案”。
北仑区在全国首创工业社区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起“企业得实惠、员工获普惠、服务促长惠”的长效机制,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工业社区服务省级地方标准,并把区内工业集聚区划分为16个工业社区,成立工业社区服务联盟,同步上线“E企富”工业社区智治系统,将共享发展的理念应用到社区治理和产业发展的环节当中。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标准,破解城市民族工作难题,优化营商环境,总结基层民族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制定发布省级地方标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指南》,推进民族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北仑基层民族工作标准化试点顺利获得国标委批准立项,实现了浙江省基层民族工作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零的突破。
全链助力,强化标准国际接轨
北仑区依托自贸区优势,积极搭建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平台,畅通国际标准研制渠道,鼓励本土龙头企业加快制定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标准、提出国际标准提案。
北仑区在跨境电商、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等领域集聚了一批以豪雅集团、中基进出口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积极开拓重点市场的海外仓,推动贸易模式创新。豪雅集团利用海外仓的“蓄水池”功能,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以标准化为手段,深化供应链管理,被评为商务部首批优秀海外仓实践案例。极氪科技、招商国际顺利通过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三级认证,北仑成为全省首批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工作试点地区。北仑区“进口食品标签一件事”等7项制度创新入选2022年浙江自贸区首批最佳案例;鼓励区技术优势企业、高校院所、社会团体等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支持区技术专家走出去任职国际标准技术组织,为稳步推动标准制度性开放提供坚实支撑,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创新经济格局。
□史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