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01-31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市场监管法治化水平的支撑力与驱动力,结合海沧地域特色与基层工作实际,精心打造原创法治文化品牌——“法立方”,在学法、普法、用法三个维度实现年轻化、多样化与专业化,将“法立方”打造成为深受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干部职工和海沧人民喜爱的法治文化前沿阵地。
植“根”,做强文化载体
“法立方”品牌创立于2008年。品牌以“法”为核心,“立方”具有公平公正、行稳致远之义,寄托了对法治化建设水平提升的期盼。
近年来,“法立方”内涵日渐丰满,海沧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完善内容板块、拓展品牌功能、重新设计LOGO,将“法立方”从单一的执法业务交流阵地逐步发展壮大为集“法治沙龙”“学习园地杂志”“普法短视频”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有力推动学法用法落实,提升普法教育效能。
强“茎”,凝聚青年力量
形象年轻化。将“法立方”品牌拟人化,推出原创“法小方”卡通形象,作为海沧区市场监管局法治文化代言人。“法小方”头戴MSA(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英文缩写)小皇冠、身穿“法”字超人服,使用在短视频、杂志与沙龙活动中。在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场所的户外露台上,还专门开辟出一隅“法立方”文化墙与小舞台,供青年干部展示自我、激荡思维,普法工作更显朝气蓬勃。
人员年轻化。区市场监管局青年干部作为“法立方”品牌建设主力军,以党总支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组织依托,发挥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工具作用,随时分享资讯、答疑解惑、交流经验,以点带面引导青年干部围绕市场监管具体法律问题畅所欲言。
对象年轻化。围绕食品药品监管等重点工作,突出青少年重点人群,大力推动科普与法律知识进校园。市场监管干部通过讲授法律知识、共演法治情景剧、开展外出研学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市场监管工作。
展“叶”,释放普法动能
海沧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创新形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学法普法活动,营造轻松活泼的交流氛围。
举办法治沙龙活动。围绕“职业索赔人是社会共治还是碰瓷”“食品违法添加案件的涉刑与吊证问题”“电梯安全与监察法律问题”“我‘药’怎么做”等话题,将执法实践中的经验和思考融入现场讨论,拓宽工作思路、碰撞思维火花。
创办学习园地杂志。创办由青年干部撰稿的学习园地杂志,截至目前已发布24期。杂志聚焦行政处罚办案指南、汽车行业乱象整治、冒名登记处理、专利商标知识、商业秘密保护、中药材在食品监管领域相关认定等专题,内容涉及各业务板块及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力求打造有海沧特色的系列监管工具书。
摄制普法短视频。以“法小方”卡通形象为主线,突出市场监管领域新法新规学习,自编自导自制系列普法短视频。视频内容涵盖反食品浪费、年报办理、汽车三包新规等,将普法触角延伸至社会公众。截至目前,视频已在海沧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微信视频号“今日海沧”连载14期,独特的创意、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令人耳目一新,深受社会公众欢迎与好评。
结“果”,转化提升成效
形成制度化工作文件。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轻微违法行为处置专题研讨,发挥“法立方”青年主力军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以包容审慎监管为理念,起草并出台《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实施细则》。创新负面清单形式,扩大轻微违法行为的适用范围,避免清单式管理“挂一漏万”。及时总结经验,将具有海沧特色的监管经验做法“一案三书”(警示告诫书、信用承诺书、结果告知书)上升到制度层面,在免罚之后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梳理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中关于回避的具体要求,结合基层执法实际,起草并出台《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公务回避制度的实施细则(暂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活动。
创建药品法治基地。立足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地域特征与监管特点,海沧区市场监管局作为福建省药品监管普法和依法治理基层联系点,代表省药监局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验收。持续深耕青少年药品安全科普教育,联合举办儿童化妆品公益科普直播活动,组建“两品一械”专家库,拍摄制作科普短视频10期,举办科普微论坛7场次。
注重调研成果转化。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引导青年干部梳理日常探讨的具体问题,挖掘思维潜能,将所思所悟及时转化为调研成果,把海沧经验和智慧分享到更广阔的平台,推动形成“以监管带调研、以调研促监管”的浓厚氛围。“八五”普法期间,该局青年干部共在外部刊物发表理论文章24篇。基层青年执法骨干结合执法实践,积极撰写案例分析文章,加强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2件、省级典型案例14件、市级典型案例5件。
新时代,新征程。市场监管法治文化建设的重任催人奋进,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鼓励青年干部勇担使命,守正创新,围绕社会热点、民生关切及监管执法需求,坚持“法立方”品牌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的统一,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管局 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