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02-01
本报讯 (记者 李 春)《地理标志认定产品分类与代码》(GB/T 43583-2023)推荐性国家标准日前发布并正式实施。该项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务实有效、强化对标协同,填补了我国地理标志认定产品分类领域的空白。
据悉,该项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保护、管理等活动中产品分类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是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基础依据,为地理标志产品分类统计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标准借鉴国际地理标志分类规则,充分参考我国现行食品农产品等产品分类标准,全面凸显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独特分类及传统优势。标准将已批准的249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已注册的7173件地理标志商标进行产品分类,按产品的使用功能分类排序,分为食用农林产品及食品、非食用农林产品、中药材、手工艺品及其他5个部分,涵盖32个中类和52个小类,建立地理标志产品分类与国际尼斯分类参照关系表。
该项标准由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理标志分会归口执行。标准将支撑我国地理标志国际互认工作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为进一步落实《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中法地理标志合作议定书》,推动与更多国家开展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互保谈判磋商奠定基础。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508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277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总数达2.6万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超过8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