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如何把AI真正变成I?

——漫谈生成式AI新进展及应用趋势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02-02

  回望过去一年,大模型的迭代让人眼花缭乱。人类在最近2000年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通用人工智能突然迎来了曙光,科技革命不再是人类工具的革命,而有可能孕育一种新的智能,大幅改变我们已知的生产与社会形态。
  如果我们将非洲类人猿露西视为人类智能诞生的起点,将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视为机器智能诞生的起点,机器智能在短短77年里走过了人类320万年的智能进化过程,从最初的机械数字计算发展到如今的AI应用。这种速度不仅挑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我们的未来预测和想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迅猛发展的背景下,AI会加大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还是会让大家变得更平等?笔者认为平权与极化是同时发生的。
  回顾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过程,普惠与鸿沟并存。以网约车为例,虽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费用,但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造成不便。为解决该问题,网约车平台又推出电话叫车、线下打车点和老年版App等功能。
  在AI领域的应用也是如此。日本漫画作品《赛博朋克:桃太郎John》作者从未画过漫画,但是他构思了故事框架和人物对话,画面部分完全交由AI生成,六周时间就完成了一个畅销的动漫作品的制作。从这个角度看,这不仅是技术的平权,更是创造力或者说表达能力通过图片、动漫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艺术能力的平权。
  AI赋能的领域不仅仅局限在图片与文字的生成上。以前只有高级管理者才会有专属的秘书,未来如果人工智能秘书功能进一步成熟的话,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永远在线的虚拟秘书。
  通过上面这些示例,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大模型时代的场景:知识唾手可得,创意即刻涌现;技能随时召唤,智力供给无限;身份随意切换,表达交流无碍。
  如果说之前人类发明的是工具,那么今天发明的大模型更像是个万能助手。用或不用,有人说它一定会产生更大的数字鸿沟。但上面的例子也恰恰能够说明,我们是通过最新的技术,通过AI技术,可以把普通人变成艺术家,变成设计师,变成一个有秘书的老板。
  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将各种能力变成了一种随时随地可调用的服务,看似是Model as Service(模型即服务),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本质其实更像是Intelligence as Service(智力即服务)。之前很多人讲过AI as Service。但在这一轮浪潮中,把AI(人工智能)变成I(我),可能恰恰是这一波人工智能真正变革的本质。
  在讨论了这一轮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被无限供给甚至有可能被取代后,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是,大规模的失业到底会不会到来?这个问题其实在每一次人类的技术变革中都被广泛讨论过。比如内燃机发明出来之后,马车夫做什么?回顾过往技术革命,劳动者在技术变革中的出路其实一半在技术身上,一半在我们自己身上。这一次AI带来的技术革命同样也是如此。
  目前AI替换掉的可能是我们不想做的那部分工作,并且赋予了每个人一些原本所没有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专注在自己更擅长的那件事上。今年,很多人都尝试将大模型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了。AI可以帮助我们去做一些日常大家不太爱做的琐碎的工作——比如资料搜集和索引,或者给长篇累牍的文字加上装饰图片。腾讯会议在近期接入了基于混元大模型开发的AI助手,能够帮助你用问答的方式与会议去做互动。如果入会晚了半个小时,不用再去翻阅速记或者回看录像,直接问它刚刚会议里都说了些什么,哪些是和我有关的,它都可以给你很直接的答案,这些能力的背后其实就是腾讯混元大模型。为了长期的自主可控,我们选择了一条更难的研发路,即全链路自研的路线,从零开始训练大模型,模型质量提升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目前,混元已经接入了数百个腾讯产品和业务场景中,让我们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WALL-E》(机器人总动员)是人们对“AI向善”“AI本善”想象的一个范本。《WALL-E》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回收机器人,在坚持上百年的辛勤工作,希望通过它的力量把环境被破坏的地球恢复成人类可以生存的样子,并希望能把人类带回地球这个家园。这背后其实探讨了一个更为关键或者更为深层的问题,就是机器人背后的技术本质到底是什么?著名的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曾在他的《技术的本质》这本书里提到一种模型,即技术不是工具或机器,而是一种捕获现象并组合加以利用的过程。
  我们会发现,现在AI其实已经不止能够生成文字、图片和声音了,甚至也可以进行这样的“现象捕获”与“组合利用”,也就是发现,甚至是发明。
  AI会帮助我们拓展人类文明的边界。举两个简单的例子,说明AI如何帮助我们向内和向外太空探索。第一个是人类基因测序,这件事在计算机介入之前,或者说AI介入之前是一件至少以年为单位的工作量,费时费力。但在2000年后,随着计算机和算法的介入,它所需的时长迅速变短。2022年,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把人类DNA测序的时间缩短至5小时2分钟,重新定义了人类基因组测序速度。第二个是探索外太空,腾讯的优图实验室从2020年开始,与国家天文台和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达成合作,利用AI帮助“中国天眼”FAST处理每天接收到的海量数据。在经过调试之后,在优图技术的加持下,FAST数据的处理速度比以前提升了120倍,也就是过去人工需要处理一年的工作,可能AI不到3天就能完成,而且误报率的下降可以达到惊人的98%。
  这些成果可能并不像聊天机器人那样,让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但它确确实实在发生,在推动着人类福祉的不断提升。
  同时,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和隐患,不断地对行业、公司、技术和社会发出灵魂拷问,去警惕可能存在的问题,去修复已经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到一个更加具有确定性的美好的未来。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 司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