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管执法 > 

郑州:建设让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02-20

  2023年11月28日,河南省郑州市被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食品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这意味着,郑州的食品安全工作跃上了一个新高点,同时又处在一个新起点上。

高位推动 全面部署示范创建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一称号,是城市文明程度、民生关怀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郑州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对于筑牢食品安全根基、促进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郑州市成立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7位副市长为副组长,35个市直委局一把手为领导小组成员。市级层面成立了10个创建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商务、城管、公安、发改、财政和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牵头,党政部门齐参与、齐负责,共同推进创建工作。各区县(市)政府全部成立创建领导机构,形成市、县两级政府高位推动、各部门协调联动的良好创建工作格局。
  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修订郑州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郑州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印发郑州市食品安全工作约谈实施办法,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坚持风险会商机制。聚焦元旦春节、“3·15”、中秋国庆关键节点,多次召开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分析会、季度食品安全形势会商会,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隐患。
  面对创建大考,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抽检—稽查”协调联动机制,强化食品安全行刑衔接机制,加强食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办理,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各项制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地区、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划分明确,协调、联动、督导机制有效建立,避免交叉重复或漏洞盲区。

源头治理 守护食品安全防线
  加强源头治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一直以来,郑州市注重从食品生产的最初阶段着手,解决和预防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确保人民群众放心食用安全健康的食品。
  严把食材“源头关”,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持续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行动和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全年开具合格证22.63万张,获证上市农产品1.46万吨。加大对政策性粮食出入库监督检查力度,全市未发现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已建成“菜篮子”零售网点1.3万个、品牌连锁便利店1500余家。
  严把“生产关”,制定《郑州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肉制品、乳制品专项提升行动。开展“三小”治理提升行动,巩固提升小作坊6S标准化现场管理水平,打造食品小作坊示范店364家、食品小经营店示范店1106家。深化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对全市380家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和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调味面制品等高风险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溯源体系的全面审查,逐家通报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处置方案,及时开展行业专项治理。
  严把“经营关”,完成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108家。全市大中型商超食品销售“四化”完成率达到100%,小微型食品销售店食品销售“四化”完成率达到60%;郑州市冷链食品安全智慧化监控平台入驻企业867家,前置仓1315间、大型冷库82万平方米,冷链车辆3309台,成功入选全国第二届科技赋能食品安全监管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严把“抽检关”,全年食品安全抽检完成抽样47385批次,完成检验45344批次,不合格批次1503批次,问题发现率为3.31%。
  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诚信经营。鼓励商超采取“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和“基地+加工业+超市”等采购模式,保证源头安全。在各大超市设立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站,每天自检并向社会公示检测结果;在超市严格执行“肉菜”供应商资格审核制度。食品安全责任清单进一步细化。郑州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7.1万家,所有食品经营主体全部精确到村社区网格,根据企业品种风险等级实施分层分级管理。

全链条监管 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事关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涉及千家万户的餐桌民生。郑州市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积极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稳步提升。
  食材购进源头可溯、生产线自动化、严控食用时限、食用前膳食中心温度不低于60摄氏度……郑州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31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现精准监管,有效保障了228所学校18万名学生在校就餐安全。学生家长在手机端可以看到学校食堂后厨,监管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可以看到辖区学校食堂操作间是否规范运行。
  严把“入口关”,开展高校、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评价工作,强化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围绕重点时段,对全市各类学校食堂开展“地毯式”排查,督促严格落实校长陪餐制,定期组织家长参观学校食堂,接受社会监督。在全国率先开启“为中小学生提供午间供餐及课后延时服务”,实现营养午餐质量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数量双提升,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库房、设备、配餐运输车在线实时监控,进一步保障在校学生的就餐安全。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时段,深入开展校园及其周边、农村地区、放心主食、网络销售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查办食品安全类案件1853件,罚没款1324万元。畅通投诉举报,全市实现了“12315”一号对外,24小时在线。两年来,累计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86437起,涉及争议金额601.16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6.56万元。

探索创新 不断提升省会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郑州市结合地方实际,形成接地气、有特色的食品安全共治监管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工作特色亮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作为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重点工程,网络餐饮标准化示范街区着眼于提升数字郑州建设和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水平,进一步推动郑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网络餐饮标准化示范街区,通过深度融合“互联网+监管”等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与明厨亮灶相结合,做到证照资质、人员健康、店内信息、动态管理、配送防护及售后保障“六大透明”。
  强化精品理念孕育新经验,郑州市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建设、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溯本通”追溯系统)、食品安全6S标准化现场管理、冷链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等工作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领跑全省、影响全国的郑州经验。全市132家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实现全链条可追溯食品安全信息化系统全覆盖,实现了产品从源头到去向的“全链条”“可追溯”“一码通”,全力确保食品生产供应全过程安全有保障。
  产业发展量质齐升。三全、思念、好想你、白象等12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著名商标,“好想你”被评为中国商标金奖,制定食品生产国家标准4个、行业标准5个、团体标准1个。形成以中牟万邦为代表的年交易额超千亿元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以速冻食品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其中三全、思念的速冻食品占据全国60%以上市场。食品交易跨越和辐射周边数省乃至全国,对促进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