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吹动保护创新的一池春水

——代表委员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03-07

  春风浩荡满眼春。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中,2024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如何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尽快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提出关于尽快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
  董明珠建议,在现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基础上组建国家知识产权法院,即独立审理知识产权终审案件的专门法院。该法院应聚焦发明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二审上诉审理职能,以解决目前存在的职能定位问题,充分保障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性和专门性。同时,推进知识产权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法官专业化,以降低维权成本,提高审判效率。完善配套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简化审判程序,加强商业秘密保护。
  据了解,多位代表委员密切关注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这项工作。全国两会期间,他们提交提案、建议呼吁设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于2019年1月1日揭牌运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法庭共受理案件18924件。各地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庞大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已建立4个地方知识产权法院和27个知识产权法庭,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法律委员会主任阎建国说,在此背景下,亟须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推动中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认为,当前建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法院的时机已基本成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日常审判任务艰巨,负担过重,不利于最高人民法院更好发挥研究制定司法政策、加强审判监督指导等职能作用。设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院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有利于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趋于完善。

惩治恶意诉讼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行为不仅导致受害企业产品下架、滞销或不能上市,还可能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市场地位。”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潘越十分关注知识产权领域的恶意诉讼现象。她表示,一些恶意诉讼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导致跟风效仿,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社会诚信。
  据了解,2022年7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全面履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法律监督职责,对批量维权、权利滥用行为以及虚假诉讼等开展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表示:“过去几年,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经营遇到不少困难,一些滥用知识产权行为让诚信经营者雪上加霜。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精确性、有效性,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提振市场信心。”

加快建设保险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副院长孙洁提出,加快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建设,助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专利执行险、专利被侵权损失险等保险业务。”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政策落实落地,取得良好成效,知识产权保险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保护盾”。
  孙洁建议,启动知识产权保险试点推动工作,探索保险助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新模式,同时提出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机制落地,出台保障措施、培养投保习惯,选取保险公司、开展模式试点3点具体建议。

□本报记者 马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