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3
2023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锚定“一年打基础、两年全覆盖、三年见成效”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创新,以“三个三”工作法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走深走实,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三个及时”,保证“两个责任”工作稳步开展
包保干部调整及时。针对包保干部岗位调整、包保主体状态改变等实际情况,宾阳县结合包保干部督导、日常监管检查等情况,及时增加包保干部数量,调整包保主体状态,层级对应建立包保关系,对新调整的包保干部及时明确食品安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切实做到包保底数准确、数据真实。
系统平台数据更新及时。宾阳县推进属地管理责任平台的数据归集工作,及时对平台数据进行调整和修改,补录实际在营主体,更新系统内注销、停产停业主体状态,确保线上线下相统一,做到“应包尽包、应录尽录、应督尽督”,全面夯实“两个责任”工作数据基础。
督导发现问题整改及时。宾阳县食安办明确督导发现问题整改时限,并建立督导发现问题整改“三方机制”,厘清市场监管部门、属地政府、包保干部的各方责任,以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推动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健全“三项制度”,力保“两个责任”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宾阳县委书记、县长年内分别召开2次常委会、常务会,分管副县长召开4次食安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协调解决“两个责任”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利用联席会议机制,与各参会单位共同讨论食品安全风险,制定风险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加强部门协作,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留死角。
建立督查问效制度。宾阳县组建县、镇两级督查组,将督查清单细化为市场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两个清单,明确具体任务和督查重点,对各镇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定期通报各镇工作进度,对进展缓慢的进行约谈并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督查取得实效。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政府对各镇食品安全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构建包保责任体系,确保督导工作顺利开展。2023年,共开展集中督查4次,实现对各级包保干部、包保主体督查全覆盖。
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宾阳县依托包保干部和监管人员衔接机制,督促包保干部在完成督导后,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对存在的问题整理成台账并及时跟踪,通过下发责令整改或立案调查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确保督导取得实效。通过“镇所联动”“村所联动”,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模式,确保“两个责任”闭环处置,守好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创新“三个加法”,促进“两个责任”工作提质增效
实行“包保+执法”。宾阳县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与日常监管执法相结合,推进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有效衔接。2023年,宾阳县主体包保覆盖率、各级包保干部年度督导完成率、年度督导整改率均达100%;包保干部通过督导,共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经营单位221家,力促全县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
实行“包保+服务”。宾阳县充分调动全县1412名包保干部的积极性,将包保督导与助企优服密切结合,助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各级包保干部通过督导帮助20家包保主体解决环境卫生、后厨设施升级改造等问题63个,有效改善包保主体生产经营环境。
实行“包保+维权”。宾阳县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和12315、12345等平台处理投诉举报相结合,定期梳理消费投诉举报的典型问题、热点事件和重点企业,并将其反馈给包保干部,督促包保干部和执法人员充分发挥网格监管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各自包保主体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2023年,共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738件,立案38件,罚没款4万余元,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李俊榕 黄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