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父清子廉家风传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05-27

  三国及西晋时期的胡质、胡威两父子皆以清廉著称于世,《晋书》和《世说新语》都对他们的清廉故事有详细记载,不仅在后世成为美谈佳话,更成为子传父习、清白做人良好家风的典范。
  胡质,字文德,祖籍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三国魏文帝时,官至东莞太守、荆州刺史,后加封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胡威,字伯虎,西晋武帝时累官至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因政绩突出、为官清廉,朝廷追赐为镇东将军,加封谥号为“烈”。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纷纷。胡质从基层小吏做起,官至朝廷显要位置,一不逢迎拍马,二不贿赂上峰,一路仰仗自身的清正廉洁、勤勉从政,在官场、民间都树立了良好政声,任职之处“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直至胡质去世,家中仍一穷二白,“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其廉洁风范,在家庭中得以传承延续。儿子胡威时刻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自律,慎独慎微,清廉于世。
  史书记载,有一次,胡威从洛阳去探望在荆州当刺史的父亲胡质。因为父亲廉行善举、家贫如洗,家中没有像样的出行工具,胡威独自一人骑着毛驴长途跋涉。沿途住店休息时,胡威自己劈柴、做饭、洗衣、喂驴。同住客店的旅客,知悉胡威是荆州刺史胡质之子后,无不钦佩称赞。在荆州小住几天后,胡威向父亲辞行。胡质很想拿点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心意,翻来翻去,总算从家里翻出了一匹绢。他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父亲虽然官居刺史之职,但一生只食俸禄,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这匹绢你拿着,就算为父送你的川资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胡威不但不感谢父亲,反而问道:“人们都说您为官清正廉洁、不贪不占,那么,这匹绢又从何而来呢?”父亲被问得一愣,认真地对儿子解释:“这是我节余下来的,你放心用吧。”胡威这才感觉心里踏实下来。后来,胡威历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他同父亲一样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闻听胡质、胡威父子为官清廉的良好声誉,内心深感触动,召见胡威并当庭对父子二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德进行嘉奖。皇帝饶有兴趣地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一些呢?”胡威恭敬地回答:“我怎么能比得上父亲呢?”皇帝连忙追问为什么,胡威道:“父亲为官谦恭低调,他的清廉事迹唯恐别人知道;而我不具备这样的美德,即便行为廉洁,但唯恐别人不知,所以远远不及他老人家。”皇帝颇为感动,认为胡氏父子是官员们从政学习的典范。
  庭堂菊兰自高洁,清风廉行代代传。廉洁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贯穿干部岗位履职全过程的教育工程,干部在家庭内部的言传身教,更为廉洁文化建设赋予了生动真实的实践内涵。市场监管干部承担着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光荣使命,依法行政、公正履职、清廉监管,是八小时之内的基本要求;而在家庭内部,作为父母子女,更要时时检点自省言行举止,以身示范,与家庭成员共建清白为人、廉洁从政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营造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的良好政治生态。

□河南省药监局第二监管分局 陆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