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九部门联合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05-29

  本报讯 (记者 李 春)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八部门联合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出发,为新时代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明确“施工图”。
  《方案》提出两个阶段性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到2027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更加全面系统,“严保护”的政策和标准更加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更加严格,授权确权更加优质高效,快速协同保护更加顺畅,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治理基础进一步巩固,社会共治合力进一步增强,保护能力显著提升。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进一步夯实,“大保护”工作格局全面形成。第二个目标是到2035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方案》明确七个方面建设任务。
  一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标准方面,要完善保护政策制度,健全保护标准规范。二是在执法司法方面,要加强司法保护、行政执法和行政裁决,构建有机衔接、协同高效的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系。三是在授权确权方面,要提高授权确权质量和效率,促进专利商标代理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在保护管理方面,要完善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五是在社会共治方面,要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六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要完善知识产权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提升知识产权领域风险防控能力。七是在能力支撑方面,要构建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支撑体系。上述任务有机衔接、系统集成,既贴近当前发展实际,又满足未来一个时期发展需要。
  《方案》提出,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在全国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突出民生导向,以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家居家装、服饰箱包、酒类产品、儿童玩具等为重点,严厉查处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网络销售、直播带货中的侵权假冒,以及搭棚摆摊、特卖促销活动中销售假冒仿冒知名品牌商品等违法行为;对企业反映较多的恶意抢注商标等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据介绍,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优势,全面履行知识产权执法职责,综合运用多种法律手段,依法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运用智慧监管手段为执法办案赋能,加强跨区域协作、跨部门协同和上下级联动,由区域内、单环节执法向跨区域、全链条执法转变,形成对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追踪溯源和联合打击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