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阔别19载,“白水洋豆腐”商标回家了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08-07

  本报讯 近日,在“白水洋豆腐”商标转让签约仪式上,“白水洋豆腐”商标注册人丁朝辉现场签订转让合同,将该商标转至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豆腐协会名下。阔别19载的“白水洋豆腐”商标回家了。
  白水洋豆腐是中国古法豆腐的代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依靠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积攒下过硬的口碑。2009年,白水洋豆腐制作技艺进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白水洋豆腐在各类美食推介会上频频亮相,逐渐火爆出圈。
  “白水洋豆腐”是以镇域名称命名的豆腐,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各地厂商都在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让消费者一眼就认出正宗的白水洋豆腐?如何发挥品牌效应为行业发展积蓄强劲动力?注册使用“白水洋豆腐”商标成为关键。
  作为白水洋豆腐品牌的原产地,白水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豆腐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加强品牌建设,今年1月,临海市白水洋豆腐协会成立。
  然而,早在2005年,“白水洋豆腐”商标已被自然人注册。注册人丁朝辉是白水洋镇女婿。作为半个白水洋人,他从2000年开始制作、销售白水洋豆腐。得知政府需要时,他没有犹豫:“当时是想着做这一行有个牌子更好,就注册了这件商标。现在政府需要,就让它回归所有做豆腐的白水洋人,大家一起将白水洋豆腐品牌发扬光大。”
  在临海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经过临海市白水洋豆腐协会和丁朝辉友好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敲定商标转让事宜。
  据了解,商标转让后,将惠及全市相关豆腐生产经营主体300余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产业年销售额预计突破2亿元。
  “白水洋豆腐”商标虽已回家,但发展壮大白水洋豆腐产业,让“白水洋豆腐”品牌走出临海、走向全国,依然任重道远。
  “白水洋豆腐使用的原材料是本土优质‘六月豆’和大雷山的高山泉水,从选豆开始,到磨浆、煮浆、点浆等,成型前的每一步都暗藏‘门道’。”临海市白水洋豆腐协会会长王能表示,这些都是“白水洋豆腐”品牌区别于其他豆腐的核心优势。
  接下来,临海市白水洋豆腐协会将不断规范白水洋豆腐的制作流程和工艺,严把用料来源关,牢牢守住核心优势,以品牌建设倒逼产品质量提升。协会还将统一产品包装、标识,以品牌授权生产的方式加强品牌保护,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记得住、选得准。市场监管部门也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指导力度,积极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治+企业自律”多元共治格局,将白水洋豆腐从“小美食”转化为“大产业”。

□王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