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11-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提出,“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中华民族未来”。新时代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97%以上;2023年抽检合格率比2012年提高4.21个百分点,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类食品抽检合格率全部超过99%。与此同时,监管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99%的县(市、区)。
然而,食品安全是世界性难题。我国食品安全也面临诸多挑战,近期云南昆明长丰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食堂承包经营行为的管理,降低风险隐患,并特别强调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要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据了解,在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迅速行动,自10月18日起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该事件本身令人愤怒和痛心,地方处理大快人心。然而,为什么个别人会罔顾校园食品安全的要求?监管部门、学校、企业、家长在其中分别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构建起监管长效机制?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心思考。
校园食品安全要“严管”
目前,我国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已初具框架,但执行效果还有待提升。首先,未成年在校生属于特殊群体,他们受到校园中食品安全问题侵害时,往往缺乏足够的意识和勇气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家长也顾虑颇多,通常不会及时发声。其次,学校食堂外包涉及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家长委员会等多个主体,其责任边界还有待厘清。个别学校甚至层层下推食品安全日常管理职责,最后实际由学校后勤部门或食堂承包方承担管理,学校主体责任严重缺失。再者,校长陪餐制等本应发挥积极作用的制度,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却流于形式。约翰·维特在《事故共和国》一书中说:“防止铁路事故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公司董事捆绑在每辆火车的车头处。”校长陪餐制意味着校领导与学生无差别地共同暴露在食品安全风险中,从而倒逼学校加强管理。然而,有的学校仅将此规定停留在纸面上,甚至还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专门配一位“陪餐校长”。加之部分学校以抓教学为由忽视了食品安全管理,缺乏“一岗双责”意识,导致学校食堂自查工作走过场和不到位。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需要落实监督管理责任,一是要及时掌握学校食堂新建、改建、扩建计划,掌握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和大宗食材供应企业信息。二是要指导学校建立完善民主监督、满意度测评、投诉举报、应急处置等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明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三是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检查并建立反馈和整改机制,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考核评价指标、纳入学校督导评价体系,督促学校校长(园长)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督导学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校园食品安全要“共治”
社会共治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现代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多变,社会共治能弥补监管部门的信息、知识和资源不足,及时监测和识别食品安全风险,形成治理合力,提升整体治理效能。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三条明确提出社会共治,即发挥媒体、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各方优势,并引导其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此次云南昆明长丰学校食品安全事件中,家长的主动发现和曝光就极为关键,可见社会监督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显。因此,社会共治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要真正有规范、有渠道、有落地。一方面要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着力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责任共担和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共治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建立完善风险交流、贡献奖励、典型示范、科普教育、第三方参与的社会共治机制。
校园食品安全要“协同”
学校人员高度密集和敏感,学校食堂供餐体量巨大且经营形式多样。我国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涉及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多个部门,亟待降低跨部门监管的成本,构建优化协同的监管长效机制,形成校园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各部门能够及时互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数据,以便快速研判风险和作出反应。二是建立联合检查机制。采取定期检查和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多部门联合对学校食堂、供餐企业、运输环节进行检查。这样既可以降低学校迎接检查的负担,又便于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三是建立智慧技术应用机制。实时监测校园食品的原材料来源、运输储存、生产加工等过程,提高监管靶向性。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学校的打扰,实现“全时段、全流程”线上监管;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校食堂时刻紧绷食品“安全弦”。特别是在现有“明厨亮灶”的基础上推广“智慧+明厨亮灶”,让家长和社会更方便监督学校食堂。
校园食品安全要“科学”
在餐饮行业,若想降低销售价格,往往需要在食材采购、加工环境、人员配备等方面压缩成本。此时既要让学生们吃得好,达到美味可口、营养均衡的标准,还要保障食品安全,避免出现食品污染,确实存在不小难度。
建议探索逐步提升校园餐标,俗话说“成本是最硬的”。根据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调研数据,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早餐的餐标一般为3~5元,午餐一般为8~12元(其中农村学校为6~8元,大城市为15~20元),晚餐标准一般略低于或等于午餐标准。许多地方的校园餐标已多年未调整,学生用餐价格仅为市场中大中型连锁快餐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半。在这种“外涨内不涨”的压力下,校园餐饮容易出现菜品搭配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甚至制度执行不严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增加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各地可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指数以及学生家庭的承受能力,制定科学的餐标调整方案,逐步提升校园餐标。餐标提升后,可在明确合理利润率的前提下,规定劳务人员费用、企业运营费用等成本支出比例的上限,让餐标提升的效果实实在在地落到食材品质提升和安全保障强化上。此外,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可通过减免餐费、提供助学金、发放餐券等方式给予适当补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乎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校园食品安全的链条,既是产品链,也是风险链,更是责任链。希冀各地不断总结经验,从严从实从细抓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始终坚持“四个最严”、产管并重以及社会共治,既要下猛药,更要重长效,持续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张 霖 胡颖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