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11-26
近期,“冷冻馒头超过两天会长黄曲霉毒素”的话题登上热搜。馒头冻两天真的会长黄曲霉毒素,变成“致癌餐”吗?多位专家辟谣表示,大可不必恐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介绍:“黄曲霉毒素需要在湿度80%~90%、温度25℃~30℃的条件下产生,但冰箱冷冻层的温度一般在-18℃~ 0℃,这种情况下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可能性很低。但如果蒸馒头用的面粉本身就是发霉的,或是在放入冰箱之前已经在外面放了很长时间、被其他食物污染,的确可能会在放入冰箱后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因为馒头本身有问题,而不是冰箱冷冻的问题。”
专家表示,从目前的科学研究进展来看,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冷冻馒头可能的风险。此外,经过搜索发现,目前发布这条消息的自媒体均没有列出该研究的确切信息,包括具体的论文标题、研究团队等,作为涉及科学研究的报道,这并不可信。
冷冻馒头长黄曲霉毒素没那么容易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变苦的坚果、变黄的大米、颜色变深的植物油都有可能滋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污染多见于潮湿、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中。而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一般为-18℃,最高湿度不超过75%。因此,冰箱冷冻室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达不到黄曲霉生长的要求。
另外,在冷冻条件下,微生物生命活动会放缓甚至停止,基本上不会再继续产生毒素,只要馒头放入冰箱前未受到污染,并且冰箱内也是干净的,滋生黄曲霉的可能性不大。
如何远离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来自黄曲霉。黄曲霉是一种霉菌,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腐生真菌,可以寄生于粮食、食品及饲料中生长繁殖。黄曲霉菌本身是没有毒的,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才是有毒的。黄曲霉毒素热稳定性好,常规烹调和加热法不易分解。
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它的免疫抑制性以及致突变、致癌、致畸性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毒素B1评为Ⅰ类致癌物,主要是因为其会增加肝癌风险。那么该如何正确防范黄曲霉带来的风险呢?只要记住以下几条就可以——
1.黄曲霉毒素最主要的来源是发霉的粮食谷物和坚果,比如发霉的大米、玉米、花生等。平时买的大米、玉米等,在储存时要注意防霉,尽量不要买土榨花生油。
2.黄曲霉毒素是很苦的,食用发霉花生、坚果等食物时如果感觉很苦,马上吐出来,并漱口。另外,如果储存的坚果发霉或者颜色不正,千万不要再吃了。
3.花生、玉米如果已发生霉变,应全部弃去。不可只将发霉部分去掉,因为即使去掉霉变颗粒,其他颗粒可能已经被污染,仍然存在潜在风险。
总而言之,黄曲霉毒素确实危害我们的健康,但正确保存的冷冻馒头并不适宜黄曲霉菌生长,更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还是可以放心购买食用的。如果新鲜的馒头没有吃完,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两三天,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需要长时间存放,应该放入冷冻室。冷藏的馒头建议在3~4天内尽快吃完,冷冻的馒头建议半个月内吃完。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馒头发霉,不建议食用。很多人看到食物只发霉了一小部分,就会将长毛的地方切除继续食用。事实上,虽然去除了发霉的部分,但是毒素可能会扩散到馒头的其他部位,如果继续食用剩下的部分,还是会面临健康危险。
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