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小香梨”带动“大产业”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11-29

  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因盛产“皮薄肉丰、入口消融”的梨而得名“梨城”。库尔勒香梨被誉为“梨中珍品”,是我国第一个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也是目前自治区特色林果中唯一可以直接出口欧美市场的特色果品。
  近年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从政策化扶持、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产业化带动、多元化宣传等方面入手,助力库尔勒香梨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品牌化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成为地理标志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政策化扶持,夯实品牌底座。自治州出台我国首部关于香梨产业发展与保护的法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香梨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为库尔勒香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成立库尔勒香梨协会,实施库尔勒香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立库尔勒香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从源头上保护库尔勒香梨种植资源。实施“金·梨富农行动”,为梨农、梨企提供专项融资支持11.4亿元。
  标准化建设,强化品牌支撑。自治州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库尔勒香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等39项,从苗木培育、品种筛选、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采摘、冷藏保鲜、包装、深加工等方面实施标准化建设。加强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推行质量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常态化开展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督抽检。建成香梨标准化基地10万亩,认证绿色有机梨园6.68万亩,注册出境水果梨园4.02万亩,“孔雀河畔”库尔勒香梨获得全疆林果产品首张香港优质“正”印国际认证证书。
  数字化赋能,构建品牌生态。自治州搭建“库尔勒香梨产业数智大脑”平台,提升香梨产业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依托自动化智能模型,对气象、土壤、虫情、投入品、档案、质量追溯等进行实时预警与监测,准确记录香梨的生长过程和生产环境,实现香梨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全过程可追溯、可查询。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互动信息体系,形成一张库尔勒香梨全国数据网,帮助梨农、梨企合理错峰优价增量,提升香梨产业发展水平。
  产业化带动,提升品牌效益。自治州出台《自治州库尔勒香梨产业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由2名厅级领导担任“链长”,建立州、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和乡镇主要领导负责制,全面实施库尔勒香梨提质增效工程。目前,已形成环塔里木盆地千万亩特色林果基地集储藏保鲜、包装、物流于一体的集散中心,带动辐射香梨产业从业人数20余万人,贮藏保鲜容量达65万吨。
  多元化宣传,树立品牌形象。自治州广泛开展库尔勒香梨品牌推介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销对接会和交易会,举办以“‘香’约梨城 喜庆丰收”为主题的2024香梨嘉年华直播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全网直播。同时,以“梨”为“媒”,建成库尔勒香梨展示馆,推出香梨文化系列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了一批集林果休闲、农业观光、采摘体验、赏花品果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以香梨文化提升文旅品位。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0余个城市建立了库尔勒香梨营销网点,产品远销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创汇约3000万美元。库尔勒香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去年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陈玲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