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4-12-0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在质量和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标准强链延链补链、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等方面持续创新,为促进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强平台载体,加快转化运用
建立创新平台。我局立足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多以及全市知识产权审判、检察业务均在辖区的优势,建成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入驻行政司法单位5家、法律服务机构1家、第三方服务机构2家,为产业创新提供强大支持。
引入服务机构。我局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吸引相关服务机构入驻辖区。绵阳市知识产权局在我局辖区设立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站。绵阳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办事处。上述机构已成功调解知识产权纠纷1起,在全市实现以“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解决商标侵权问题的先例。
发挥协同保护作用。我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万里行”“宣传周”等活动,聘请专业机构工作人员走访企业,摸清辖区重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截至目前,辖区召开知识产权投融资交流会3场,走访企业200余
家次,完成质押融资1笔,融资1亿元;利用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服务平台开展行刑移送2次,移送案件2件、线索2条。
夯实质量基础,服务产业发展
深化质量发展成效。我局把质量提升作为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整合绵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绵阳市标准化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建成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质量、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领域“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中心已开展服务5029次,服务企业(个人)4244户次(人次),接受咨询400余次。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我局将“标准化+”融入辖区“三主两特”产业发展全过程,协同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指导制定企业标准3项。同时,结合资源禀赋推动自主技术走向国际市场,辖区企业已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2项。
提升检验检测质效。我局开通绿色快检通道,实行7×24小时倒班工作模式,对急需检测的样品实施“随到”“随接”“随检”,保障企业正常、高效运转。
创新改革举措,厚植发展优势
打造服务品牌。我局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探索“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新模式。同时,推行免罚轻罚清单制度,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柔性手段,在保证执法效果的同时体现执法温度。
创新服务举措。我局研发安全监管预警监测系统,将辖区重点企业全部特种设备纳入该系统,以便实施更有效监管,防止设备超期运行。同时,聘请专家团队针对辖区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开展“排险除患”巡诊活动并组织应急演练。此外,加强前端服务和后端保障,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项目和保障措施,助企业强基固本、做大做强。
□四川省绵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局长 姜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