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自《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围绕“强党建、稳秩序、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主线,采取多项举措,全面推进合同监管工作,规范合同秩序,提升监管效能。
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格式条款专项整治行动。一是积极响应住建部等8部门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工作要求,对房地产销售领域进行了集中整治,检查了全市381个在售楼盘使用的格式合同,规范了签约行为。二是落实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以及优化平台协议规则专项行动要求,指导各区局查处网络消费合同格式条款违法案件56件,督促平台企业优化相关内容,发现并优化协议规则14个。三是配合暑期旅游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对旅行社、重点旅游景点周边经营者使用的格式合同、店堂告示等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各类涉旅经营主体1135户次,立案查处3起,罚没款3000元,对9条次违法格式条款进行了指导和纠正。自2023年7月1日以来,全市共查处各类格式条款违法案件524件,罚款41.56万元。
在强化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工作方面,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是落实《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相关行业预付费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工作,发布了《北京市医疗美容服务合同》《北京市机动车驾驶培训服务合同》等多种预付费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二是为规范小区周边公共停车资源错时共享问题,与市交通委共同制定了《北京市错时停车位租赁合同》示范文本。三是与住建部门密切合作,完成了多个领域合同示范文本的制修订工作,截至目前,北京市正式发布的合同示范文本已达156种。
为优化区域性推荐文本制定程序,提升文本制定质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区域性推荐合同文本制定规程》进行了修订。这一举措旨在完善合同文本管理体系,更好发挥合同文本在规范经营主体签约行为中的作用,调动各区在合同文本制定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还加强了京津冀合同监管合作,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先后3次召开京津冀合同监管协同发展座谈会,总结了5年来京津冀三地合同监管协同发展的成效,并对未来5年的合作内容达成了共识。共同发布了《京津冀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京津冀地区工业品买卖合同》等5种合同示范文本,截至目前,三地联合发布的地区性合同示范文本已达9种。同时,三地还共同制发了《京津冀地区第一批消费类合同不公平格式条款典型表述指导清单》,为地区性格式条款监管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配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重点领域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修订工作;针对重点领域开展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的集中整治;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地区合同监管合作协议》内容,持续推动三地合同监管工作协同发展。
张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