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1-06
福建省古田县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古田县菇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伪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的违法行为。| 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利用智慧叉车系统排查持“假证”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召开“众贺舞弊案”案件推进会。| 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现场核查人员证件。|
编者按
2024年,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行动。
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使用假证、无证作业、虚假宣传等突出违法行为,统筹力量查办了一批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案件,有效遏制了特种设备领域证书涉假态势,形成对不法分子的强大震慑,有力地维护了安全生产秩序。
本版特选取一批典型案例进行刊登,以飨读者。
案例1.福建省古田县菇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伪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案
2024年9月9日,福建省古田县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古田县菇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伪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的违法行为,当事人涉嫌犯罪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2024年8月16日,古田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古田县菇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存在涉嫌使用伪造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情形。经查,当事人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厂区内有叉车3台,2021年3月经他人介绍,通过微信购买了3本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并使用,此3本证件均无法在“全国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查询到数据信息。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古田县市场监管局依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市场监管人员有话说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本案中当事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未通过正规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依法依规启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将制售假证的违法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追溯源头,全链条打击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福建省委、省政府及省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推进,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同时,坚持多点发力,强化监管水平,梳理基本台账、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监督检查,有效减少了考试机构数量,提升了作业人员证书质量。
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与应急、住建等部门密切合作,综合利用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等方式,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健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案件协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以保障专项治理行动高效、有序进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检查考试机构16家次,发现并消除问题隐患61个,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8529家次,共查办案件60起,其中使用伪造证件类案件4起,全部移送公安机关。
在创新工作方法方面,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三库”一平台”。“三库”包括《福建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备选库》《福建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题库》《福建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考评人员库》,“一平台”即“福建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管理平台”,实现理论在线考试、从严规范施考。此举进一步规范了考试机构管理,严格考试程序,提升了考试质量。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完善了作业人员诚信体系,推动考试规范化、专业化,落实考试机构退出机制。
案例2.安徽省滁州市金腾达职业咨询有限公司发布虚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广告案
2024年7月30日,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滁州金腾达职业咨询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4年6月20日,琅琊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中,发现当事人利用“滁州金腾达职业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报名广告,广告中含有“应急管理局(原安监局)特种工、电工等随报名,本人配合2次考试机会,提供内部精准题库”和“市场监管局(原质监局)特种工VIP随报名,目前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工有3种报名模式……(2)VIP班:本人简单配合1次外地考试通过率100%;(3)SVIP班:配合提供证件即可省路费模式通过率100%”等内容。当事人广告中提供的服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并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九条、第二十四条之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琅琊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七条之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市场监管人员有话说
职业资格考试的报考持续火热,不少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招收更多考生,宣称有内部资料、保证通过率,甚至借用国家机关名义发布虚假广告,不仅欺骗和误导公众,还严重损害了接受教育培训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严肃查处此类违法行为,净化培训市场环境,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助推特种设备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在专项治理行动中,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不断拓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整治宣传广度和深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载体,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基本条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宣贯,积极开展“五进”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优化审批服务,根除“假证”隐患。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推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电子证书,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全过程在线查询、全方位在线核查、电子证书同步签发”。年惠及10万余人次,切实做到领证环节“零跑腿”、随时可用“零烦忧”、高效防伪“零风险”。
围绕重点环节,强化安全监管。紧盯场所、营销、考试三个重点环节,依托“网络交易社会协同共治系统”督促平台企业加强管控“特种作业操作证”等禁限售商品服务信息,依托广告监测系统及时处置对培训结果作出“包过”“速成”等保证性承诺等虚假广告信息。逐月对发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升级作业人员考试平台,杜绝理论考试作弊行为。
严格执法办案,实施集中攻坚。持续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协同联动,健全线索通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40余次,线上专项检测186次,查办无证从事特种设备作业、虚假培训广告等违法案件23件,查出无证(包含假证)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37人,移送公安机关1件。
案例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王某辉等4人实施考试作弊,伪造、买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案
2024年7月19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王某辉等4人实施考试作弊,伪造、买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的违法行为,将4名当事人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公安机关。王某辉、何某花、熊某伟、张某顺4人因涉嫌伪造、买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4年6月7日,吴江区市场监管局接苏州市市场监管局交办的举报线索后,会同公安机关开展案件查办。经查,王某辉、熊某伟合伙开办贵州禾锐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安排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以替考的方式帮助他人通过叉车证理论考试,获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并从中获利。其中,熊某伟负责考试考场安排、管理考场秩序等工作,何某花负责上门接待或者网上联系考证人,然后将相关资料邮寄给在贵州的王某辉,由其准备工作证明等并安排替考,待证办出来后再邮寄回苏州市。2022年至2023年,该团伙通过替考的方式帮助17人次获取叉车证,其中张某顺多次替其员工购买假证。上述4名人员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规定,涉嫌构成犯罪,吴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市场监管人员有话说
本案通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提升了溯源整治效能,震慑了买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不法分子,表明了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对特种设备作业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的决心。
自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网监部门利用网络监测手段,对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进行重点监测。目前,全省共开展监测频次4500余次,检查主体990余家。各地基层监管人员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证书开展现场核验。全省共检查相关主体3196家,查出涉嫌无证、假证人员10人,责令限期整改企业2家。省局特设处抽取30家考试机构,对其基本条件持续保持、管理制度有效实施、考试工作质量和以往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各设区市局积极与应急、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换特种设备作业证书相关信息,联合打击制售假证违法行为,提高了打击效率和震慑力。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2件、无作业人员操作证操作叉车案1件,积极配合应急管理部门查处伪造证件案1件,联合公安机关查处1件,移送公安机关办理案件2件。
案例4.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众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贵港市盛英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作弊案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贺州市平桂区市场监管局、贵港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贺州市众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贵港市盛英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2024年8月17日,贵港市市场监管局撤销了104名相关人员的证书。2024年5月7日,平桂区市场监管局撤销了27名相关人员的证书。将使用作弊程序通过考试但未领取证书的其他人员记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发证档案,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取消2家相关考试机构资格。
2023年7月6日,贺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局对众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中存在作弊行为,当场抓获李某祥、陶某铭以及考生领队卢某存等人,控制考生50余人,查封用于考试的电脑60余台。经查,李某祥、陶某铭等人在贺州、贵港先后成立众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贺州考点)、盛英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港考点),通过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电脑中网络数据包的方式进行考试作弊。2023年5月至7月6日,在贺州考点、贵港考点分别有80名、104名考生使用作弊程序通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李某祥等人非法获利人民币12.5万元。2024年4月,平桂区人民法院对相关犯罪嫌疑人作出一审判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针对使用作弊程序通过考试并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的违法行为,广西市场监管部门作出相应处罚。
市场监管人员有话说
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无证或非法获证人员从事特种行业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2024年8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发布该案件。2024年8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南天一剑”官方微信专题介绍该案件,有力震慑考试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该案先后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2024年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典型案例。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工作部署,高位推动、狠抓落实,上下贯通、整体发力,效果明显。广西市场监管局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涉假专项治理纳入行风治理重点工作,出台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查处一批持假人员和用假单位,淘汰一批考试弄虚作假机构,杜绝无证、假证上岗行为”为目标任务。目前全区检查特种设备考试机构、用证企业4563家,取消考试机构资格6家,查处无证、假证人员337人。此外,采取严控新设机构新增项目等10项措施,建立“逢查必检证书”“发证数据监测通报”制度。全覆盖检查全区考试机构,监考206场次2669人次,重点核查申请资料和考试档案11941人次,撤销复审登记14人。
案例5.山东省临朐县建来金属制品销售经营部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作业案
2024年6月4日,山东省临朐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临朐县建来金属制品销售经营部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4年3月22日,临朐县市场监管局对建来金属制品销售经营部进行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提供叉车检验报告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无法提供车间内叉车驾驶员张某某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执法人员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对当事人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当事人限期办理叉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严禁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作业。2024年4月30日,执法人员对当事人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发现当事人未在责任期限内办理叉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当事人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临朐县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市场监管人员有话说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工作中接触的危险因素较多,很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不仅对作业人员本人,而且也会对他人和周围设备、设施造成较大危害。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并持证上岗,是经营者及作业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定责任。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将无证、假证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作为日常检查重点,切实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监管执法,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检查。综合运用联合执法、专项执法、明查暗访等方式,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排查。运用“特设人员掌上查”“掌上考”微信小程序,落实“逢查必检证书”制度,对假冒证书进行比对筛查,及时发现假证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共对4849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查出无证、假证人员85人,整改问题262项。
建立考核数据监测机制,重点监管考试机构。在发证数量和考试情况两个方面进行监测预警;通过升级全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系统,建立考试数据预警分析机制。重点对各市、各考试机构和各考试项目的通过率、补考通过率和考试时长进行预警分析。对全省考试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截至目前,已完成48家考试机构监督检查,查看考试档案220余份,查看归集视频档案96份。
强化网络监测,抓好网络证书虚假广告监管。联系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网络平台虚假证书违法广告监测。共监测广告1611条次,未发现相关违法广告线索。积极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同时要求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自查自纠,杜绝无证上岗,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