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2
利辛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皖北重要地区。轻纺服饰产业是利辛县的传统产业、民生产业,也是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迅猛。
近年来,利辛县县委、县政府将纺织行业确定为首要主导产业并引导促进转型升级,以“一块布”汇聚新动能,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引领,以承接转移为机遇,以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为方向,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2024年,全县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加工企业共有568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12家,规上企业36家,年总产值25.2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2021年,利辛县被评为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3年9月,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
统筹谋划,高站位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为切实加强轻纺服饰产业质量品牌提升工作,利辛县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统筹谋划,把质量强县战略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党对质量工作领导,建立健全质量工作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强力推进质量强县建设,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兴县、强县建设,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质量提升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推进利辛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高站位提升质量的视角下,利辛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融合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资源,因地制宜打造质量服务综合体,搭建“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平台。围绕重点消费品、重点产业链、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园区,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不断提高质量基础支撑能力与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完善制度,不断健全质量体系建设
质量强县建设过程中,利辛县市场监管局始终围绕利辛县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大局,积极采取多种举措,营造政策环境、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协调机制、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推动质量标准实施、提升服务能力,有效发挥了标准化政策的支撑、保障和引领作用。
针对轻纺服饰产业产品质量安全,利辛县不断完善市场准入、监督抽检、质量预警、缺陷产品召回等工作体系,健全质量标准。2023年4月,印发《轻纺服饰产业“四个一”质量提升行动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累计开展质量技术培训10次、召开质量分析会5次,为企业解决质量和管理问题12条。全县累计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个、省地方标准14个、行业标准24个,拥有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7家,创建企业标准领跑者1个,为利辛标准走出去推动纺织业发展作出贡献,在标准化舞台上发出利辛声音。
打造品牌战略 质量和品牌相辅相成
品牌影响力与产品质量相辅相成。利辛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品牌工作,利辛县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目标,大力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培育壮大伯希和、翰联、京威、巨创国际、兰飞、风向标、双盈、鑫婉悦、亿隆、瑞麦等10个以上纺织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
2020年,利辛县成功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县”。2022年,利辛县结合“十四五”规划,推进实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融合轻纺服饰产业相关的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政策,在工业园设置专门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统一受理、综合施策、回访评价等全产业链条、全经营周期的行政服务。
截至目前,利辛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皖美品牌(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5家、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
利辛县支持企业加快提升研发创新,关注品牌、供应链等核心能力。近年来,轻纺服饰行业发明专利授权249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23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73件。2024年以来,共有20家企业授权专利51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39件。
全县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名牌产品4个,获市政府质量奖2项,提名奖3项。
多方共治 服务监管促发展
近年来。利辛县县委、县政府统筹各方力量,调动党政、行业、企业等各方资源,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主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质量共治格局,持续强化质量发展政策保障、加大质量创新和引领力度。统筹各种监管方式,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推行“双随机”监管、重点监管,推动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夯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深入开展“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国品牌日、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国际认可日等活动,动员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加强质量主题宣传,严格质量安全监督,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和素养,在全社会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耿伟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