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小熊电器召回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1-24

  一个看似平常的厨房小电器,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风险?一家知名企业,是如何从“抵触”到“主动”进行产品召回的?
  小熊电器是一家以“小而美”著称的家电企业。这家企业因产品设计新颖、功能强大、外形美观、原创性强,在年轻消费者中“圈粉”无数,尤其在宝宝辅食加工领域,多款产品成为“爆品”。
  近日,这家企业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在广东质检院(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帮助下,通过一场“缺陷排雷”的召回行动,成功实现了产品转型升级,带动了便携式食品加工器具行业上中下游的质量提升。

不放过潜在风险
  电池款便携式食品加工器具凭借其使用方便、快速高效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厨房“新宠”。然而,随着销量增长,一个潜在的风险也浮出水面。这类产品因刀片未固定在基座上仍可能被误动、警示标识不足等设计缺陷,稍有不慎可能变“利器”。近年来,社会上发生多起消费者使用该类产品被刀片划伤的事件。
  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敏锐地捕捉到了舆情信息,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企业,启动了一场“缺陷排雷”行动。
  “最初,我们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小熊电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召回,在很多企业看来,是对产品和品牌的否定,是一种“承认错误”的无奈之举。然而,市场监管人员和技术专家没有选择“板着脸”下指令,而是“推心置腹”讲道理。他们进入企业面对面交流,耐心细致地分析该类产品存在的风险,将各种可能性摆在企业面前;用生动案例进行讲解,并详细解读相关法规和标准。
  目前,广东省建立了“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机构”并行的召回管理机制,作为技术机构的广东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设在广东质检院,承担日常缺陷召回管理支撑工作,包括定期进行消费品风险信息分享分析、消费品风险研判、召回管理支撑等工作。
  此次便携式电动食品加工器缺陷警报吹响后,该中心成立了由相关负责人领衔的工作组,迅速开展工作。工作组深入小熊电器,与研发、品控人员一起“会诊”,寻找问题根源,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从“担心”到“开心”
  在专家的指导下,小熊电器很快成立了问题改进攻关团队。他们如同“侦探”一般,从原材料到产品结构,从电控到工作原理,逐一“排查”,最终找到了症结所在:当产品倒立,主机扣紧杯盖并倒放刀片启动时,存在割伤风险。
  为了杜绝这一问题,小熊电器决定为这款产品增加一个“安全卫士”——倾倒开关。这个小小的开关,如同一个“智能感应器”,一旦产品倾斜超过45度,就会自动断电停止工作。“增加这个开关,成本会增加2元,每年要多支出20万元。”企业相关负责人不无担忧地说。
  企业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成本增加会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小熊电器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内部达成了“安全是底线,不能在安全上打折扣”的质量共识。
  令人惊喜的是,产品安全性能的提升,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销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同比增长28%。这不仅印证了“好质量是最好的营销”,更打破了“质量与成本不能兼顾”的旧有观念。
  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次召回让小熊电器经历了一次“缺陷排雷”的蜕变,企业真正明白了产品质量不仅仅是喊口号做广告,更是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有益于行业的质量提升
  小熊电器没有将此次经历视为个案,而是选择将经验分享,主动参与了《家用便携式电动食品加工器》团体标准的起草。他们与来自广东质检院等机构的技术专家一起,通过标准制定消除风险隐患,为整个行业的产品安全提供指引。
  目前,《家用便携式电动食品加工器》团体标准已正式发布,以“标准分析+缺陷分析”为技术手段,通过产品设计、生产源头管控,形成“研发+生产+检测”有效联动,提升产品质量。
  小熊电器的故事,不仅是缺陷召回推动质量提升的优秀案例,也是质量强链的生动注脚,实现了以缺陷召回为小切口,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大提升。
  “通过缺陷召回,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中的隐患,避免潜在的安全事故,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小熊电器用实际行动证明,召回并非终点,而是企业质量升级的起点。”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郭宇华说。
  广东省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是全国最早探索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的地区之一。广东省2008年开始探索对儿童玩具类产品开展缺陷召回工作,2016年将召回范围扩大到其他消费品。经过十多年实践,广东省在制度建设、信息收集和共享、风险评估与研判、实施召回、对消费品召回实施监督等方面逐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形成了特色经验做法,主动召回的消费品种类、消费品数量、涉及的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本报记者 刘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