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持之以恒加强市场监管文化建设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2-07

  近年来,市场监管文化建设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2024年12月22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强调,持之以恒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新时代市场监管人的思想认同。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要求“把想方设法做成事的建设性文化融入行风建设中,形成担当作为、创新创优的精神风貌”。
  文化可知可感,文化建设可触可摸;文化是宏大的概念,也是细微的点滴,文化建设具有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效力。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和推动下,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关于文化与文化建设的认知不断深入,行动更加自觉。笔者以为,持之以恒加强市场监管文化建设,重点要把握三点。

喊响一套“口令”,在强化理念认同中形成理论体系
  “大力弘扬市场监管文化”正式提出于2023年1月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强调“有效发挥文化凝心聚魂、强基聚力、赋能增效作用”。随即,形成了“监管为民”核心理念,“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工作着力点。
  市场监管职能众多、面广线长,由几个部门组建而成,人员数量众多。“监管为民”核心理念的提出,确立了这支队伍履职尽责的意义所在;“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高度提炼,阐释了这支队伍的工作总思路;促进公平竞争、坚持执法公正、做到信息公开,实现规则统一的“三公一统”,界定了这支队伍的共同价值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三个监管,维护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四个安全,概括出这支队伍的工作着力点。
  这些理念、思路、价值观、着力点,看似寻常,实则来之不易,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标识,共同构成了市场监管文化,体现着市场监管系统的“根”和“魂”。岁末年初的市场监管工作年度会议上,“监管为民”的核心理念,“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无一例外地写入了各地各层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报告,成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这就是“口令”的作用。
  在现有基础上,全系统要倍加珍惜、更加强化这些理念认同,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不断拓展和丰富,形成更为完整、更多维度、更臻成熟的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形成一种标识,在强化身份认同中塑造文化品牌
  文化有多维度理解,文化建设有多维度方式,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意义有多维度体现。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共同的发展愿景凝聚精神力量,打牢思想基础,着力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市场监管人”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
  “市场监管人”是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标识。这种标识应当体现“五种精神”,具有“五种气质”。一是忠诚担当、勇于负责。市场监管常常面对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平时不敢懈怠,关键时候更需要挺身而出,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做不了、做不好市场监管工作。二是守正创新、善于学习。市场监管领域广泛,涉及诸多学科,专业性强,有许多新课题新挑战要破解和应对,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只能路越走越窄。市场监管部门的学习氛围必须要浓,钻研劲头必须要足,业务能力必须要强。三是刚正不阿、敢于亮剑。遏制和根除一切有悖市场秩序的毒瘤,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确保人民群众“三品一特”安全,特别需要敢于较真、敢于亮剑的精神,必须一身正气、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四是以质取胜、成于严谨。市场监管也是质量、标准化主管单位,承担着整体推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使命,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机关和全社会带头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五是公平公正、严于自律。市场监管人的共同价值观是“三公一统”,追求公平公正是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干部职工要严守纪律规矩,做到心存敬畏,树立市场监管人公平公正、秉公执法的形象,克己奉公、不贪不占的形象,公道正派、可亲可信的形象。
  可以想见,上述五种精神在市场监管系统越强烈、越浓厚,市场监管部门就越有战斗力、生命力,“市场监管人”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就会越来越高,市场监管事业就会充满生机、行稳致远。
  在现有基础上,要引导和强化市场监管人的身份认同。一方面,要加强纪律约束,加大正向激励,宣传先进典型,传承和弘扬优良作风;另一方面,要创造温暖人心、拴心留人的好环境,努力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的良好氛围,让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在市场监管部门有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能够自豪地说“我是市场监管人”。

把握一对概念,在强化思想认同中激发奋斗力量
  市场监管系统推动文化建设不仅有认识上的飞跃,而且有理论上的创新。2024年5月31日召开的总局机关绩效考核结果通报会,特别提出“大力发展建设性文化”,同时要“不断铲除破坏性文化”,努力营造一个“想方设法做成事”的机关文化,“让推三阻四、相互掣肘、无事生非、躺平装睡等行为失去生存的土壤”。
  关于文化与文化建设的论述不可胜数。早在《周易》里,中国古人就有“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英国的泰勒曾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多少年来,文化是一个令人类学家纠结和焦虑的玄思概念,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最难把握的概念之一。
  时下,在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消极、负面的观念和文化元素也有一定市场。正面现实,针砭时弊,提出建设性文化和破坏性文化的概念,并付诸实践努力探索,确属当代市场监管人的首创。
  建设性文化与破坏性文化是一对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概念,体现着正与负、对与错、是与非的对立。何谓成功人生?最好、最美的人生,就是蕴养精神气、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市场监管人要有这样的基本认知:工作着是踏实的,学习着是充实的,奋斗着是美丽的,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与奉献社会双重目标下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任何理由、任何借口、任何表现形式的“躺平”,都是不可取的,都是负面情绪,都是害人害己害组织害社会的,愧对父母、师长和亲人。
  文化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但文化建设肯定是有用的,关键是方向要找准,内涵要把握,方法要得当。在大力推进建设性文化过程中,要坚决反对推三阻四、相互掣肘、无事生非、躺平装睡等破坏性文化,抵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和尚、穿袈裟、不撞钟”,对“躺平”说不,创造向上向善的市场监管生态。要在文化建设中培育专业精神,增强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准,既提升干部职工做人做事的境界,也提升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的本领,让这个系统正气浩然、昂扬向上,让每一名干部职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强一行”,让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想方设法做成事”的市场监管文化蔚然成风。
  (作者系《“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负责人、总执笔)

□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贾玉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