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2-11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标准引领、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赋能等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态势。
标准引领“破势”
现代社会高效运转与产品服务优质体验的背后,往往是一套严密且科学的标准体系在默默支撑。2023年7月,海曙区开始为期三年的浙江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创建工作,扎实推动全域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海曙区寿全斋数智共享中药房里,一个个煎药锅排列有序,锅里正飘出阵阵中药香味。按照中医药智能制造工业标准制定的《中药饮片代煎服务规范》,宁波药材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全区首家集生产过程自动化、工艺流程智能化、过程监管数字化于一体的“共享中药房”。
汽车零部件制造是海曙区的特色产业之一。2024年10月,以宁波帅特龙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制定的《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行业标准成功发布。该标准各项技术性、功能性指标均源自浙江制造标准,这是该区成功将浙江制造标准提档升级为行业标准的首个案例。
“过去一年,我们始终以高标准为引领,聚焦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在工业互联网、儿童友好城市、中医药服务三大领域分别编制标准体系,梳理形成近40项拟研制标准计划,强化标准化顶层设计,让标准化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协同。”海曙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自从试点创建以来,海曙区主持制定国际标准1项、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21项,主持省级地方标准1项、市级地方标准2项、“浙江制造”标准9项,获首届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雅戈尔、杉杉、太平鸟等5家企业入选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发布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规划指南》等6项系列地方技术性规范。海曙区标准化建设工作正不断推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破势前行。
质量提升“夺势”
宁波四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精密微小型深沟球轴承的企业,是全市轴承行业首家通过数字化车间现场验收的企业。为应对行业产品日趋同质化、盈利能力逐渐降低的挑战,缩小同国际大品牌的差距,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强化质量工具供给和政策普及,引导企业深刻认识技术创新对品质提升、市场占有的关键作用,指导企业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全力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
经过两个多月的全程跟踪服务,对企业开展针对性对标整改、达标提升,“电机用低噪声深沟球轴承”产品最终顺利通过认证,产品主要技术性能实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生产工艺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品字标浙江制造’项目为抓手,强化质量品牌的引领支撑作用,提高企业产品技术的‘质含量’,努力推动制造企业生产提质增效和产业强链双赢。”
海曙区目前实有“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77家、证书86张,全市占比分别为12.25%、10.64%。
知识产权“筑势”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核心资产和关键支撑,如同稳固的基石,构筑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
2024年4月,宁波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海曙中心(以下称“海知交”)正式启用。“海知交”是全省第二家、全市首家,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县(市、区)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服务大厅的专利交易大屏上,实时滚动着各项专利的交易信息,挂牌项目、挂牌价格、拟转让方式等内容都一一在列。
“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就像是一个‘专利超市’,专利权人将想要转让的专利在平台‘上架’,有意向收购的主体则可以自由选取平台中的‘商品’。除此之外,‘海知交’还可提供产学研合作对接、知识产权咨询等5大类20余项知识产权相关服务。”该局知识产权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曙区是宁波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近年来,海曙区强化平台融合,打造以“翠知创”知识产权赋能中心为核心,“海知交”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为支撑,海曙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延伸的知识产权服务高地,横向链接8家行政单位和多家市场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纵向服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服务范围涵盖知识产权全品8类。
截至目前,海曙区共有有效商标67238件,位居全市第三,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99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1429件,同比增长25.35%。
□翁润聪 夏菲菲 周 盛 杨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