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2-12
本报讯 由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与北京知产宝公司数据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
近年来,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要素,正在驱动创新并重塑全球经济版图。未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将引发大量涉及技术前沿领域的专利诉讼,以智能手机、家电、汽车等高度集成化的智能化个人终端设备为例,一旦这些行业内出现专利侵权纠纷并采取专利永久禁令措施,可能对整个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产生影响。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激励与市场竞争秩序之间寻求平衡,合理运用法律工具,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介绍,《报告》的发布,正是基于对当前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相关法律问题的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课题组在深入剖析法律条文和广泛收集国内外案例的基础上,组织来自法学界、司法实务界、企业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开展研讨交流,力求全面客观呈现专利永久禁令救济限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报告》总结国内学术、司法、实务专家对于专利永久禁令救济制度及其限制问题的见解,提出应通过引入“比例原则”,适度限制专利永久禁令的适用,从而在保障专利权人利益与促进产业发展之间实现平衡。
□晓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