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黄金难换“腐儒心”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2-21

  李汰(1448—1520),字清之,号立庵,明代进士,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人。他一生为官清廉,享有“江南第一清官”的美誉,其修身养性与博学向善,影响了当时十里八村的百姓。
  1486年李汰中举,被授为江西永新训导,负责考察本地区秀才的功课成绩,连九品也不是。但李汰干得有声有色,当地的教育风气为之一新,众学子无不感叹遇到了一位懂教育的行家。而李汰则谦逊地说:“这只是我推行儒学的根本而已。”
  在训导这个平淡无奇的职位上,李汰足足干了十二年,于1498年升任浙江义乌教谕,负责本地县学的管理与课业,正八品。至此李汰算是正式步入官场。李汰为官一向清廉,还负责编修《义乌志》,日子异常窘迫。当地府僚向他馈赠了白银三百两,希望他能改善一下生活。李汰却将其全部用于当地学校的修缮,因此清正之名渐盛。
  1504年秋,朝廷任命李汰为主考官,主持福建秋闱,即乡试。李汰深知,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要选用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任职。他下决心一定要在科考中杜绝一切营私舞弊行为,公平选拔人才。
  李汰抵闽后,有不少考生想尽法子打听他的住处。临近考试前的某一天夜里,李汰正在读书,只见一名考生左顾右盼地走进来,从怀中取出一包东西,急切地说:“大人,这是黄金十两,请收下。”李汰面有怒色,低声斥责:“请收回,我不需要你的钱!”那考生硬把东西朝李汰手中塞:“望老大人一定照应,得中之后,另有厚报!”李汰听了考生的话,呵斥道:“老夫幼学孔孟之道,为人以仁,为行以礼,岂是能以黄金玷污的!”那人愣了一下,低声说:“真是迂腐。”李汰轻蔑地一笑,并当场挥毫题诗一首悬挂于科场门口:“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此考生又怕又羞,揣起黄金拔腿跑开。从此,李汰清廉的美名不胫而走。
  又有一次,李汰乘舟南下经过金华。停船歇息间,一福建乡绅拿着朝廷某官员的书信求见。信中说:“来人系我连襟,老大人此次主考,大权在握,望为其子网开一面。事成之后我将保你加官晋爵。知你清贫,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务请收下。”李汰读完书信,愤然将乡绅送过来的一包银子推开,随即拿出纸笔,当场题诗三首作为回信:“见我寒酸故易看,手书相诱共为奸。岂知着力年来事,正在区区善利间。”“平时自诿欲何如,今日吾心敢负初。暗室广廷元不异,孰云仁义可籧庐。”“一读轲书一厚颜,我生空自老尘寰。直须私曲都忘却,此气方能塞两间。”
  李汰能清醒辨识义利,不为金钱诱惑,实乃为官者之榜样。我们市场监管党员干部当以“君子慎始而无后忧”自励,以“其始不立,其卒不成”为戒,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慎初”融入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警惕小毛病,严防小问题,守住初心,自觉做到洁身自好、廉洁自律,积极营造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社会环境,努力树立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高大形象。

□江西省万载县市场监管局 郭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