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0
3月18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经营主体专班获悉,自2023年8月广西建立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以来,通过构建机制运行“总枢纽”、开通诉求处理“直通车”、打造问题处置“强引擎”、扩大品牌宣传“朋友圈”等,着力打造经营主体“总客服”。2024年,全自治区通过该机制累计受理工单17.42万件,求助、投诉、举报类问题解决率提升近13个百分点。
广西搭建形成纵向贯通区、市、县、乡镇,横向连结14个部门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建立覆盖各产业园区专项服务机制,对问题响应处置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完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回访评价”“考核运用”等制度,实现工单受理、分办、办理、评价、督办、运用的闭环管理。推动出台《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自治区级部门职责清单》,厘清63个部门1203项具体承办职责,解决因权责不明导致的推诿扯皮问题。
为推进经营主体诉求精准应答,广西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归并13条热线、3个服务平台,作为经营主体反映问题的统一入口。在自治区和设区市设置34个工作专席,县级以上政务服务机构设置149个专窗,联动6529家党政群团部门近万名工作人员参与保障。建成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专区,推行“线上+线下”融合监督,经营主体可以像查询快递一样,全流程追踪办件进度。
为提升问题处置质效,广西通过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从高频工单中挖掘系统性问题,向相关部门发送提醒函59件,通过办理一件事,促成解决一类问题,如促成医保部门调整政策,为相关人员减负578万元。开展办件质量抽查检查,对“不去办”“办不好”等事项,通过“两书一函”督促落实。
为扩大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广西在高速路、公交车、政务大厅、经营主体集中区等场所开展宣传,累计张贴宣传海报15万份。联合有关单位入企举办商会讲堂、政策解读培训会,并组织开展经营主体反映问题接待日活动,持续扩大宣传效应。
“多方努力下,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取得成效,2024年获评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先进典型示范案例’和改革攻坚优秀成果,‘营商广西·桂在便利’品牌上升为自治区营商环境总品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经营主体专班负责人说。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孔国俊 通讯员 王中余